10069七绝·扬州戏曲园之彭楷仪《鸿雁传书》-扬州清夏(57)
标签:
扬剧鸿雁传书高秀英 |
分类: 诗屿新潮 |
七绝·扬州戏曲园之彭楷仪《鸿雁传书》-扬州清夏(57)
前面三出武戏,从张艺瑾的《挑滑车》到游佳琦的《夜奔》再到徐梦雪的《通天犀》,一个比一个精彩,全场沸腾,大轴李政成的《沉江》上场之前,须来个文场冷静一下,彭楷仪的《鸿雁传书》来了。
《红鬃烈马》讲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各大剧种都演,基本以《彩楼配》、《三击掌》、《投军别窑》、《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为主轴,但江苏地方戏中却有两个独有的折子,成了各自的经典。一是淮剧的《探寒窑》,个别剧种也演,叫《母女会》。另一折是扬剧的《鸿雁传书》,其它剧种绝无、扬剧独有的一个折子戏,一个人在台上演40分钟,讲王宝钏在武家坡挑野菜度日、托鸿雁传血书给远在西凉的薛平贵的故事,此剧1954年由男旦张月娥提供素材、何鹤编剧,大师高秀英在短短几天之内排演出来参加华东戏曲汇演,一炮而红,成为扬剧的经典之作,几乎所有唱段都成为名段,尤其是最后那一段堆字大陆板,更成为扬剧这个剧种的代表唱段。此剧意境高远,表演细腻,唱词雅致而又富生活气息,情节凄苦却又充满希望,被誉为最早的诗剧。
老版的上场诗是“闷似湘江水,涓涓不断流,犹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但过于柔弱凄苦,后来改成“边塞三千里,寒窑十数年,我心似明月,常照薛郎前”,此诗步韵唐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远胜前诗。
玉山深爱此剧,听了几百遍,此次是第二次看现场(上次是2013年花南京高秀英百年诞辰纪念演出上)。李政成夫人葛瑞莲弟子演的,嗓音条件不是上佳,不过扮相好,整体表演效果也说得过去了。
深情娓娓诉相期,独角心声款款时。
满目空灵生渺远,青衣淡影一台诗。
(平水韵,平起入韵,四支)




彭楷仪的扮相确实好


宗师高秀英的《鸿雁传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