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小说鉴赏指导常见知识梳理

(2020-01-12 12:11:01)

一、刻画人物的方法

1.正面(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

• 2.侧面(间接)描写:作者的议论,其他人物的介绍、评价,周围人、物见到他时的反应。

•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4..环境烘托。     5.欲扬先抑

二、次要人物的作用

• 1.环境上    暗示故事发展的典型环境

• 2.情节上    线索作用(我)、推动情节发展

• 3.人物上    正衬    反衬   对比   侧面描写

• 4.主旨上    深化主题     丰富主题

• 5.表达效果  增强真实性

三、小说情节的作用

• 环境上:  

    A、自然环境     点明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

•    B、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

• 情节上:

     推动情节发展,线索,照应,铺垫,伏笔,悬念,曲折,突转,欲扬  先抑,对比,衬托。

• 人物上:正面、侧面刻画人物形象,对比、衬托人物形象,丰富人物形      象,暗示人物命运。

• 主旨上:暗示主旨,揭示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旨(景物纯洁高      尚),丰富文章内容。

• 表达效果:增强真实性,曲折、增加波澜,设置悬念,增强神秘感引发想   象。

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 1.环境上: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发生的典型背景、渲染气氛。

• 2.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面的这雪下得更紧了)、为下文铺垫、

• 开头的环境描写——首尾呼应,引出下文,为下文铺垫,结尾的环境描写——照应上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 3.人物上: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人物身份、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 4.主旨上:深化主题和象征暗示作用。

• 5.表达效果上:增强真实性。

五、不同人称

    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有时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第二人称:则具有拟人化作用,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但显得不太亲切。

六、结构技巧

    1、线索2.照应、铺垫、伏笔   3.突转 4、曲折   5、悬念    6、对比7、衬托8、欲扬先抑   

七、语言鉴赏

1.从语言运用的手法角度分析   A、词语锤炼(动词、形容词)B、修辞的运用C、句式的

• 运用(长短结合、整散结合)

• 2、语言特色   幽默风趣、含蓄蕴藉、自然质朴、绚丽华美、清新明快、诗意化的语言口语化、儿化音、方言化的特点等。

八、次要人物

1、性格典型    2、着墨多    3、参与情节多     4、表现主题    5、作者意图

九、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A、常见类型的作用

• 1、出人意料式    《项链》

• 使故事陡生波澜,震撼人心,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 2、戛然而止式    《边城》

• 戛然而止,强化小说的神秘感,让读者充分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所以又称留白式

• 3、补叙式       

• 有对上文情节相呼应和揭示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 4、令人伤感式  《红楼梦》

• 深化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 5、大团圆式     《西游记》

• 迎合大众心理,给人欣慰、愉悦之感

• B、结尾如果有多句话或多层意思,从环境、情节、人物、主旨上去分析。注意结尾一般有卒章显志、升华主旨、深化主旨、首尾照应、点题等作用。

十、小说标题的作用

• 1.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祝福》

• 2.情节:线索作用《项链》

• 3.人物:暗示人物命运《棋殇》、揭示人物性格《变色龙》

• 4.主旨:概括文章内容《棋殇》、象征《闯滩》、揭示主旨《闯滩》一语双关《高档餐厅》

• 5.表达效果:  设置悬念《影子父亲》

十一、叙事顺序

    插叙作用:对中心事件和主要情节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作用: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完整、丰富情节、衬托主要人物、深化文章主题。

      补叙的作用: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作用;若无补叙,将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