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静安、长宁两区,区内新里弄堂密集,呈毗连状,对于研究了解上海特有的弄堂生活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面积有223公顷,范围为乌鲁木齐北路-永源路-镇宁路-东诸安浜路-江苏路-延安西路-昭化路-定西路-长宁路-汇川路-凯旋路-万航渡路-苏州河-华阳路-长宁路-江苏路-武定西路-万航渡路-镇宁路,特色风貌有愚谷村、中实新村、涌泉坊、兆丰别墅、长宁区少年宫、市三女中等花园住宅、新式里弄、教育建筑。
愚园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始筑于1911年,属于越界填浜筑路,初时以道路东端的著名园林“愚园”而命名为“愚园路”,沿用至今。该道路所在区域原为农田,河浜纵横,1860年(咸丰十年),在静安寺北侧辟筑一条兵道,即现愚园路最东一段,1865年(同治四年),该兵道交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即为愚园路最早雏形。1899年,公共租界大规模拓展,191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将愚园路西延伸至江苏路,1913年,继续向西扩筑至长宁路,至此定型。1919-1928年,愚园路沿线陆续兴建众多花园别墅、高档公寓和新式里弄,成为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之一。
愚园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年近乎郊野,属于越界筑路地带(部分在租界内),形成了复杂、丰富、多层的社会内涵,其市井文化、弄堂文化、社区商业、熟人社会、大雅大俗等特点都可以成为研究上海市民社会的一个典型标本。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已确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中心城区12片27平方公里,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14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