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伊斯坦布尔(27)地下水宫,神秘震撼,大巴扎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坦布尔曾是罗马帝国(330–395)、拜占庭帝国(395–1204,1261–1453)、拉丁帝国(1204–1261)、奥斯曼帝国(1453–1922)的首都。
公元532年,由拜占庭朱斯提尼安大帝下令建造地下蓄水池,动用七千名奴隶,历时200年,以提供皇宫及周边的日常供水、战时的保命水。在奥斯曼对拜占庭的长期封锁中,地下水宫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16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曾存储弹药,后逐渐被遗忘。
16世纪中期,荷兰人无意中发现了它,水宫重见天日。
20世纪60年代考古发掘,1987年向公众开放。
2022年完成五年修缮后重新开放,新增声光电设备并优化游览路线,现为重要的历史遗迹与旅游热点。多部国际电影在那里取景。
参观票600里拉(133¥),可售票员却不收钱,直接给票,我连忙笑着表示感谢。
后面的北京妞递钱买票,售票员正要收钱,看着还在等人的我比划,“是一家人?”或者“是一起的?”有好事,我连忙点头,于是她也免费了。看长相,我要比北京妞长一辈。
很明显,我是“符合规定”,她是幸亏在我后面买票,“无意中沾光”,所以更开心。能帮同伴我也很开心,极为轻松的举手之劳。
特意离开售票处一段路,我俩热议起“正当占便宜”的原因。那天是2024年3月8日,土耳其也有“三八节”?只对老年女性免费?捎带对同行的年轻女性也网开一面,还是……
这就是历史悠久、神秘壮观的地下水宫,长140米、宽70米,占地9800平方米,拱顶由336根雕刻精美图案9米高的科林斯式石柱支撑,宛若一个巨型地下宫殿。
去之前,就知地下水宫的大,但亲临现场,亲眼目睹,还是感慨不已,比想象中的震撼精彩太多,眼花缭乱。
其中两个巨大石柱下面的基座,特别引人注目,但该设计尚无确切历史记载,一个头朝下,一个侧着脸,据说是“女妖美杜莎”的头像基座,是特意囚禁压着。在希腊神话中,凡人只要与女妖美杜莎对视,便会化作石像。
独一根的树纹及孔雀眼雕塑,后人取名“眼泪之柱”,因柱上的“眼睛”会流“眼泪”,就像奴隶们在哭泣,说是为了纪念修建水宫的7000多奴隶。
右边的四方白色水泥柱,应该是临时性的撑柱。
粗大的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宛若巨型地下宫殿。这些石柱,多取自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神殿,基座多数雕刻蔓藤花纹与拜占庭徽章。
水宫的水位深度,常年保持在1.5米,外面的水源依旧源源不断流进来。水中倒影,加之变幻色彩的灯光,更让整个水宫充满一种宁静而幽远,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这是带我们出去的叶导,竟然自上而下拍了水宫,我没发现能上去。
左边的楼梯,是往上走,离开地下水宫。
这次写游记,发现竟没拍地下水宫的大门,大概是太不起眼。看了多位网友的游记,竟然也没一篇有大门的照片。也许当年,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地下水宫。
地下水宫,靠着圣索菲亚大教堂,入口处在大教堂斜对面的街心花园。看照片上的时间,是我进入地下水宫前5分钟,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下面是位于老城区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室内市场之一,也是旅游景点之一。
大巴扎建于1461年,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最初是纺织品交易中心。
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建,逐渐发展成为覆盖61条街道、拥有4000多家店铺的庞大市场,内部由多个区域组成,包括珠宝区、地毯区、香料区等,每个区域都有其特色商品。













大巴扎不仅是购物场所,也是了解土耳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