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花园中的班加罗尔国际机场航站楼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花园中的班加罗尔国际机场航站楼
购买到毛里求斯的机票,我是想便宜些,就买了中转的。第一转是到曼谷,接下来竟然是到印度的班加罗尔转机。购票时知道是不需要过境签证的,于是心里比较坦荡。到达后,随着人流走出机舱,没走多远,见一拐角处有一妇女招呼过去,见其旁边已站了几个国人面容的人,就过去了。等到飞机上的人走了差不多,那妇女点点手里纸条上的名单,就叫我们一群中国人跟她走,一直进入候机大厅。原来印度的过境就是这样的,也方便。
一打听,凡去毛里求斯的的中国人全是这样的行程,都到印度转机,因为印度与毛里求斯有着特殊的关系,毛国人中有很大部分是印度人的后裔。
SOM的外部结构采用了起伏的藤条装置,占地12000平方米,重新定义了旅客对机场环境的认知。这个宽敞的空间包括零售区、酒店区和休闲区,展示了超过9公里长的藤条,采用手工制作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2号航站楼的室内设计灵感来自班加罗尔的传统,这种传统根植于20世纪的花园城市城市规划运动。这个概念融合了城市和农村元素,旨在为每年2000万的机场游客创造一个乌托邦式的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和独特的材料,创造了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独特空间,让旅客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体验到与自然的深度连接。
航站楼既体现了人文主义,又植根于大自然。在整个建筑群中,室内植物、室外花园和丰富的天然材料将自然体验融入旅客的旅程。
11 个登机口所在的建筑从主建筑群中分离出来,主建筑群包括到达大厅、登机手续办理处、安检站、行李提取处和一个零售亭,两者之间由一条宽阔的室外“森林带”连接。这条郁郁葱葱的景观带遍布本土植物、多层蜿蜒小径和两层楼高的凉亭,凉亭以竹子为外衣,灵感来自印度传统的藤条编织。小桥和室外人行道网络将为离境旅客在熙熙攘攘的国际机场中提供一片令人反思和平静的绿洲。
2 号航站楼的室内设计与森林带的自然美学和绿色相呼应。各种悬挂植物和天窗通过精致的竹子格子过滤,使这些空间变得丰富而有感觉。建筑结构采用正交形式,有别于机场常见的弧形屋顶结构,长长的屋檐为路边遮阳,并静静地飘入室内。建筑的每根立柱都由四根竹子包覆的钢构件组成,这些构件将格子的纹理一直延伸到地面,增强了航站楼内的光线和空间感。定制的家具采用传统的藤条编织和当地采购的象牙棕色花岗岩,为航站楼增添了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我要乘坐的中转飞机INDIGO,现在这家航空公司可能是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