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妃宫,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是明成祖朱棣为感谢天飞娘娘妈祖等诸神护佑郑和航海平安而敕建,它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五年(公元一四零七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利回国,为感谢天妃保佑海上平安,明成祖朱棣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天妃,赐建天妃宫,并亲自撰写了碑文,立御碑于宫中。其后郑和六次下西洋出航前,都要专程到天妃宫祭拜妈祖,护佑平安。
一九三七年冬天,日军侵占南京城,天妃宫遭遇劫难,全部毁于战火之中,仅存下一尊天妃宫石碑。一九九六年在扩建静海寺旧址时,将天妃宫碑移至静海寺内。二零零四年七月,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南京市政府拨巨资重建了天妃宫。占地约二万平方米,采用明代官式建筑的型制和风格,主要由东西两轴线建筑院落组成,其中西轴线为两进院落,设有天妃宫大殿、玉皇阁及两侧配殿等,东轴线为双进院落,主要设有观音殿和两侧配殿,完全恢复了明朝天妃宫的原貌。
天妃宫内的观音殿,天妃娘娘慈眉善目、稳重端庄、持重大方,因被皇帝朱棣加封为天妃,所以头戴凤冠,身穿龙袍,内饰霞帔,端坐中央。天妃宫正殿东侧,依次建有:玉皇阁、财神殿、药王殿。天妃宫正殿前有一青铜平安钟,高二米,上刻铭文三百二十三个字,象征天妃妈祖诞辰是三月二十三日。天妃宫的东面有仪凤门,西边紧邻静海寺,南面是绣球公园,北面是阅江楼。成为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祈求福祉之圣地。每年妈祖诞辰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大批南京市民前往天妃宫赶庙会,祈求天飞娘娘护佑家人无病无灾、健康平安,该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南京天妃宫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之一,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还被国家评定为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