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一讲好柯桥故事!
古 镇 神 韵一融光桥
欢迎欣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融光桥”
融光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 融光桥”,柯桥古镇的宝桥,这里有三桥四水,是柯桥从古到今不断变化的发祥、繁荣的宝地,我们称她为“古镇神韵”之地。这是我们柯桥人最喜爱的地方。
![[转载]古镇神韵融光桥--欢迎欣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融光桥”一谨献与 [转载]古镇神韵融光桥--欢迎欣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融光桥”一谨献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柯水长廊墙上的石刻:古镇神韵)


融光桥建于明代,原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绍兴县柯桥街道老街中心。横跨浙东古运河,西侧有柯水南来北去。民居集聚,街市喧闹,水运繁忙,舟船不息。古为帆船飘越,撑杆林立;商贸云集,人来客往之地。融光桥为南北跨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桥面长3.5米,净宽3.55米。桥南置21级石台阶,长9.40米,桥北置27级石台阶,长11.1米。桥高6.4米,拱高6.15米,桥跨径10.1米。券顶嵌深雕盘龙图案龙门石3块,有吸水兽头长系石,桥栏实体素面。


该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文选伏滔《长笛赋序》云:“蔡邕避难江南,宿柯亭之馆,取屋椽为笛。(注:柯亭在会稽郡。)”志书引用东汉中郎将蔡邕“柯桥椽笛”的典故,无非想考证柯桥在汉代已存在。现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为明代重建,重建时仍按宋朝时原桥型,仍用原石料,现仍可视其为宋桥。该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有载。今年五月,融光桥在公布全国文保单位时,注明其为元代建筑。

(二OO六年三月摄)
融光桥造型优美,古朴大气,为古镇增添无限灵气。西侧柯水南北两端分别有柯桥、永丰桥之组合,形成方园之景。融光桥砌石厚重,其下之官塘路均为巨大石块,压顶弧线优美,为一般塘路上少见。有纤道路可从南面桥洞底穿越而过,可谓纤夫古道。桥栏之上有百年古藤生长,翠团拥簇蔓挂而下,宛若画帘。从融光桥西侧桥洞东望,水面宽阔,有著名的柯亭,西南侧是融光寺。融光寺,又称灵秘院、灵秘寺。初创于南宋,寺宇宏敞,御经楼尤为壮丽,为登临之胜地。晨曦起时,从融光桥东望,但见红光万里,云霞五色,柯亭与融光寺金光四射,无限风光,均映入融光桥洞之中。

(一九八六年春在融光桥前的留影)

我家有客人到来时,我总会邀请他们到融光桥附近照相留念。
无论从那个角度拍摄,融光桥的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体现柯桥古镇风貌的精华地段,当数镇中心古运河与柯水相交的十字交叉口,即三桥四水核心区:以融光桥、永丰桥、新柯桥三座石桥为中心,由融光寺、城隍庙、翻轩长廊等建筑围合的区域,是古镇风貌的核心展示区。建筑格局随岸取势,依河傍水,配以白墙青瓦、雨廊翻轩、茶馆酒肆,水、路、桥与古式建筑融为一体,二、三十年前,乌篷小船整齐地停靠在河沿两旁,每有游客上船,船老大便用绍兴人所独有的手脚并用的划船方式,将客人送达目的地。桨声钦乃,水声哗哗,游客坐在乌篷小船上,能充分体会到水乡之游的乐趣。成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绝妙写照。

(大洋彼岸的来客1993年的留影)

据我所知,东自绍兴西廊、西至太平桥,三十来里长的古运河上跨越南北的桥梁稀少,在柯桥镇地域范围,解放前后较长时间只有这座桥,(六十年代重修三眼桥,八十年代新建柯东桥)。融光桥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许多人上街、上班、上学,都得走这融光桥。有二十多年时间,我早上去买菜,白天去上班一般每天过桥三趟。七十年代以前,天气比现在冷,冬天经常会使桥上结冰,行人较多,记得七十年代中期,我老伴在桥上一手拎篮子,一手抱孩子,不小心滑了一跤,虽无大碍,可也虚惊了一下。真有不少人在这桥上被摔伤的。桥边的人们为行人做好事的,举不胜数。


二O一二年,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正式公告,确定:位于古镇中部,以融光桥、永丰桥、新柯桥三座石桥为中心,由融光寺、城隍庙、翻轩长廊等建筑围合的区域,为三桥四水核心区,为古镇风貌的展示中心。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己列入绍兴县新的五年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融光桥在柯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是无价之宝。它必将永葆历史价值,为绍兴人民所珍爱,为柯桥古镇的未来发展显现其无穷魅力。
王 翰 樵
二O一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二十二时三十分初稿
一谨献与亲朋好友们分享!
![[转载]古镇神韵融光桥--欢迎欣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融光桥”一谨献与 [转载]古镇神韵融光桥--欢迎欣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融光桥”一谨献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