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渠县文庙地处四川达州市渠县县城内,2013年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文庙是目前川东北境内唯一留存的古建筑群落。由于众所周知或不知的原因,我国境内众多地面古老遗存在历史的洪流中几被冲刷殆尽,渠县文庙在那苦难的岁月中,因是几家文化单位的职工宿舍,才幸免于难。
如今的渠县文庙,通过当地政府维修,既保持古朴典雅的风貌,并兼有县博物陈列功能。
渠县,秦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更名渠县。历年文风极盛,对孔子的尊奉特别推崇。早在宋代,渠县就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庙。后因战乱频繁,原庙被毁,现存的文庙是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改迁位置,费时118年之久才建成的。文庙气势雄伟,构思精巧别致,建筑工艺精湛,文化气氛浓郁,布局严谨有序,保存基本完好,棂星门牌坊被誉为“蜀中牌坊之首”。堪称巴蜀一绝。
文庙大门雄伟壮观,朱红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宫墙万仞”四个遁劲有力的楷书鎏金大字,相传为康熙皇帝手书。宫墙两边大门悬匾,左有“圣域”、右有“贤关”,即圣贤所能至。桥护栏雕刻文房四宝、花鸟虫鱼、祥云怪兽等。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两旁的二桥,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读书人,才够资格过一趟,称做“游泮”,且要举行一定仪式,即所谓“泮水生香”,始能走过。过了泮池,则为青砂细石砌成的“棂星门”牌坊,高大壮观、精巧绝伦。牌坊上的“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鹤祥云”、“五蝠归真”、“麒麟送书”、“鱼跳龙门”等浮雕图案,皆为上好石料,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巴蜀牌坊之首。能工巧匠砌成的“宝珠山”、七个小巧玲珑的八角亭以及宛如玉带、碧波荡漾的渠江尽收眼底,使人遥思无限、心旷神怡。
(本篇博文的文字摘于《达州日报》2022年3月4日第6版关于渠县文庙的介绍文章)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