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阿富汗之旅日记(5)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今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去餐厅用餐、7点半离开酒店去机场,乘坐9点半的航班飞往赫拉特市参观游览。
位于喀布尔以西约600公里赫拉特,是阿富汗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赫拉特省省会,人口约40万。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枢纽。从7世纪后期开始,赫拉特先后被阿拉伯、波斯、中亚赫北印度的伊斯兰教诸王朝所统治,由此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成为外国游客十分向往的一座旅游城市。
飞机升空后,我透过舷窗俯瞰万米之下的这片土地,见到的或是秃山荒岭,或是戈壁沙滩,满眼黄色,看不到树木和绿色,这意味着生存环境的恶劣。上午11点,飞机安全降落在赫拉特机场,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抵达后,我们乘车先去位于市中心的赫拉特城堡参观。这是今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
机场距离市区很近,十几分钟就到。车子在市区行驶得很缓慢,原因是不宽的街道上人流如潮,人声鼎沸,各种类型的车辆混杂在一起,拥堵不堪,看得人头晕眼花。街道两边低矮的房子五颜六色,高高低低,老旧破败,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四处缠绕,战争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我们到达赫拉特城堡时已是中午12点了。当看到城堡的入口处有大兵把守时,心里多少还有点紧张。
始建于公元前329年的赫拉特城堡,因最初是亚历山大帝国在攻陷了赫拉特城之后修建的,所以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城堡。在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曾多次被摧毁和重建。今天看到的城堡,是1979年以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下,经过数百名阿富汗工匠精心修复后的古代建筑,显得容光焕发,气势不凡。
城堡的规模并不大,是一个长方形复合建筑,融合了希腊、波斯和伊斯兰等多种文化元素。主体由砖垒成,设有围栏和两个大门。在城堡的外围有13座半圆形塔楼守护。整体看去,十分壮观。站在东边的城堡最高处,可以俯瞰赫拉特城的全貌。
在城堡内,我们遇见了好几拨阿富汗游客,其中不少是年轻人,他们主动与我们打招呼,并邀约合影,十分热情友好。这可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的缘故。
结束了古城堡的游览,也到了午餐时间。地导将我们带到了一家当地餐馆,这是一栋两层小楼,宽敞明亮,还有一个小花园,环境不错。饭菜是大饼和鱼,加上沙拉,吃得还算满意,主要是鱼做得好,有中餐的味道。
饭后先去赫拉特城北郊参观穆沙拉建筑群和古哈尔.沙阿德陵墓,它们都是帖木儿时代的遗存,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穆沙拉建筑群内有多座宣礼塔,目前仅存5个,其中一座目前正在维修,被钢架围了一圈。其余4座宣礼塔分布在四个角,高度超过50米,远远望去,十分粗壮高大。由此断定,当年建造的清真寺规模非常宏大。走近细看,尖塔上面原贴有瓷砖,现已脱落,未曾修复,别有一种沧桑之美。尖塔底下是一片瓦砾,应该是清真寺的残迹,据说是毁于19世纪英国与俄国军队交战之中。
古哈尔.沙阿德是沙哈鲁汗的妻子,也是贴木尔王朝的统治者,精明能干,是她提议将帖木儿帝国的首都从撒马尔罕迁至赫拉特。在汗王统治的后期,几乎把持了朝政,她在世时,就在赫拉特北郊修建了清真寺、宣礼塔和经学院,为帖木儿时代留下了许多影响至今的建筑。古哈尔.沙阿德的陵墓就在宣礼塔附近,陵墓内装饰华丽,穹顶上有精美的红蓝色花纹。
最后一个景点仍是参观墓地,墓主人是11世纪苏菲派圣人,被赫拉特人当作城市守护神的诗人阿卜杜拉.安萨里,墓地位于城东北8公里处的一个村庄里,虽然偏僻,但游人不少。整个陵墓由大理石和红砖建造,上面镌刻有精美的图案,古色古香,并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在这里,我拍了不少阿富汗老人像,鲜活生动,很有特点。
【游览于2024年11月,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