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打卡文莱和孟加拉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上图是奥马尔阿里.赛福鼎清真寺,也称之为“水上清真寺”。
新年伊始,我便开始了旅行的新征程。
元月7日凌晨,我独自乘坐亚航飞机飞到了东马来西亚的亚庇国际机场,此机场我曾在2023年4月份来过。这次是中转,在机场躺平10个小时后再乘坐文莱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班40分钟就到了斯里巴加湾的国际机场。
来到了文莱,这是我游历世界的第93个国家。在2023年初到东马时就考虑把这个小小的文莱带上,但那时大马需要签证,如带上文莱,则是需要二次签证,比较麻烦。
在文莱办了落地签证20文币,住宿了三晚,开始了这个富裕的伊斯兰小国的游览。
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北岸。和马来西亚的砂拉越、沙巴合称北婆三邦,是一个君主国家。人口45万(2023年),其中马来人占69.3%,华人占10.8%,其他种族占19.9%。国教为伊斯兰教。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4个区。
古称浡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国力处于最强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71年与英国签约,获得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并于同年1月7日加入东盟。
文莱经济状况颇佳,2014年人均GDP位列亚洲第5位、是亚洲除海湾地区外的第2位(新加坡之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更以不需要缴税而闻名。
我先后观赏了《文莱皇家礼仪博物馆》、《奥马尔阿里.赛福鼎清真寺》、《水上人家》、《腾云殿》和《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等著名景点。并串街走巷,观赏了这个仅仅45万人口的国家的城市风貌。
随后,在10日夜间,又乘坐了亚航的飞机经吉隆坡中转来到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孟加拉国也是个伊斯兰教国家,但不是旅游国家,没有什么出彩的景色和景点,其面积14;76万平方公里,人口1.72亿,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265人。而我国的辽宁省,面积14.87万平方公里,人口4182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1人。孟加拉国面积与辽宁省相差不大,人口却是辽宁省的四倍多,真是吓人!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简称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孟加拉族,伊斯兰教为国教。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
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比哈尔等邦。16世纪时,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服装业。孟加拉国奉行温和的外交政策,严重依赖多国外交,特别是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2021/2022财年,孟加拉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602亿美元。
我曾经早在2020年2月就已购好从印度飞往达卡的机票,也想打卡一下,可惜一场YQ打碎了我的行程计划。
这次孟加拉国之旅是我游历世界的第94个国家。
由于景色不出彩,象样的景点少之又少,加上安排的时间较多,我只在两个城市里游览街景--达卡和吉大港。在城市里,除了看一些传统的景点外,更多地观赏到了当地民众的风土人情,生存环境。
网上评论道,孟加拉国是最脏的国家,目睹其真实,看来还是事实。如果说埃及很脏,印度也很脏,但似乎都没有孟加拉国那么脏,果然网上说的是事实。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那些非洲原始部落里的“脏”,如肯尼亚的马赛人部落、如埃塞俄比亚南方的奥莫人、唇盘族,那更是不堪入目,孟加拉国算是不错的。说孟加拉国脏,只是你还没见过更脏的。
在孟加拉国富人出入的商厦、住宅,那与世界还是接轨的。关键是它的短板是它的广大底层百姓的生存环境太差太差,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常态。
奥玛尔·阿里·赛福鼎清真寺的黄昏
皇家礼仪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后,引入眼帘的便是一辆宏伟的镀金战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明亮的光芒和它的细节。
探索文莱,不可错过一座充满特色的寺庙——腾云殿。这座寺庙的前身是1918年的腾云寺,虽因战争毁损,但1960年得以重建,并更名为腾云殿。它坐落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中心,是文莱香火最旺的华人寺庙之一。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座落于斯里巴加湾市的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大道旁,是文莱达鲁萨兰国最大的清真寺,由文莱第29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个人捐资修建,于1994年7月苏丹生日期间正式开放启用。博尔基亚清真寺建筑风格富丽端庄,是皇家伊斯兰教清真寺,是文莱著名景点之一。
博尔基亚清真寺规模宏大,由主体建筑和尖塔组成,主体拱顶与四周的尖塔均镀24k纯金,远远望去,闪烁着华丽、庄严的金色光辉,也使得整座寺院显得雍容、壮观。
清真寺的29个金壁辉煌的圆顶是为了纪念历史上29个苏丹统治的朝代,4座57米高的塔尖装饰着蓝色和白色的马赛克,高高矗立,既肃穆又醒目。
文莱河的水质清澈,河岸两侧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河流两岸建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休闲区,供市民和游客休憩和娱乐。河上还有许多桥梁,连接着城市的不同地区,方便人们的交通。
斯里巴加湾市原名文莱,1970年10月4日改称现名,意为“和平的市镇”。最初这里只是文莱河入海处的一片沼泽地,后来马来人陆续来此定居,形成了几十个水上村落,从十七世纪起即成为文莱首都。
水上人家位于斯里巴加湾市区,居住将近4万人,算是斯里巴加湾市的旧城区,很多居民都曾经居住在这里。整个村子的所有建筑都是通过桩子打在文莱河的河床上。从远处看,整个村子就像伏在水面之上。村落有木质通道可以通行,还有各种快艇和小船充当水上交通工具方便大家出行。
粉红色豪宅阿赫桑曼济勒粉红宫殿,那是1872年一位地主在法国人留下的仓房基础上所改建的私邸。后来它曾在一次龙卷风袭击时受创,但1980年政府重建后它又比原来更壮观。如今是博物馆,2层楼有23间展室,把当时那些称Raj的土皇帝奢侈生活,透过生活实物及照片一览无遗。
很漂亮的宫殿,很有建筑风格,这里的建筑都很讲究,很气派,很有当地特色。当地政府有意修复此建筑,借此收些钱,否则,达卡的旅游业的收益几乎为零了。
拉尔巴城堡于1678年由莫卧儿王朝奥朗则布皇帝之子穆罕默德·阿扎姆王子建造。这座城堡见证了孟加拉*动*荡*的历史,在莫卧儿时期、英国殖民时期和第一次独立战争期间,这里都曾是浴血奋战的战场。拉尔巴城堡现在是达卡最重要的历史纪念建筑之一,建筑群包括Pari Bibi陵墓、拉尔巴清真寺、一座历史博物馆和一个宁静的城堡花园。
博物馆分为3层,包含大量有趣的藏品,包括雕塑和绘画的印度教,佛教和穆斯林时期,还有孟加拉的古皇朝的各种碑文,文物以及珍品等等。
白图穆卡兰清真寺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的市中心体育场旁,是孟加拉国的国家清真寺。白图穆卡兰清真寺于1968年落成,当时可容纳3万人,是全世界第十大的清真寺。
我到达那儿。可能是时间尚早,门还未开。门前的大厅上躺满了“无家可归”的穷人。


达卡大学是孟加拉国潜力的标志,该校学生也是孟加拉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是孟加拉的精英,也是孟加拉的希望。其校园很大,被多条街道分割,是开放式的。其中有一块区域里纯是红砖建筑,非常亮眼,我在里面游荡拍照了一个上午。







吉大港高等法院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小山坡上,可以鸟瞰整个吉大港的风景。其建筑建于1773年,即东印度公司刚成立后不久。高等法院离开我住宿的酒店不太远,但要找到上山的小道却使我走了不小的圈子。



布里甘加河上是各类不同大小及速度的船只在作“无政府状态”式穿梭。不少大船就在此卸货,船员在甲板上洗澡,等候小船又把货物载船。这河就是达卡的命脉,河岸上延绵不绝就是倚靠码头生存的批发市场,果蔬、蔗糖、染料、烟草、茶叶。由码头沿着Water Works Rd向西进去。
达卡不是那种名胜处处的城市,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从回教的莫卧儿皇朝到葡萄牙及荷兰人的殖民势力,从兴都地主时代的土皇帝,到喜欢在东南亚处处刮取民膏民脂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都在达卡留下不同风格的建筑。
达卡是世界上人力三轮车数目最破纪录的城市。最大特征是川流不息浩浩荡荡的三轮车流,最疯狂的说法是达卡拥有三轮车200万辆,最保守估也有70万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天天挤着70万辆三轮车大军,而且整辆车都被画得五颜六色,当被困在不能动弹的交通阻塞里,也还能逐辆慢慢欣赏,但别忘了,入乡随俗搭三轮车,除非目的地就在前头,否则即使如何比手划脚,当地的三轮车夫一般是到不了目的地。整段路程他最好的表现大概就是微笑。因此要跟达卡零距离接触,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旅客自己要熟读城市地图,靠着一双腿,才能和达卡作零距离的接触。要与孟加拉首都达卡作零距离接触,要点勇气,还有技巧。
达卡并非交通不发达。火车、巴士、地铁(仅一条)都有,只是不一定按时间或按班次来开。即便开了有时也不一定依循路程来走,因此步行才是比较具有承诺性的。那些公交车的车门永远大开着,售票员站在门口,跳上跳下,招呼着我上车。这些公交车也没有路线号,也没有车站,车身上面伤痕累累。尽管谷歌地图也有公交线路指引,但没用。
孟加拉人的头顶功夫了得,不时在路上见到他们头顶重物自如地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