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蓝色的海星40】西安佛教祖庭大慈恩寺及大雁塔 作者:蓝色的海星40

大慈恩寺全景图,接片。真心提醒,进大慈恩寺,南面的正门是唯一的入口。

1.大雁塔北广场路标

2.玄奘法师塑像
寺前广场中央塑西天取经的玄奘铜像,器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持锡杖,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唯识宗祖庭以及他所主持修建的大雁塔。

3.

4.大雁塔北广场上玄奘的立像

5.

6.3.远眺大慈恩寺,接片。

7.敕建的大慈恩寺山门也叫三门,即“空门”“无作门”“无相门。

8.门前的对联

9.看这张图片,是不是塔身向左倾斜着呢?
大雁塔由于屡遭地震、人为破坏,加之自身结构等问题,在1719年就发现塔身倾斜,最严重时达1.87米。后经有关部门长达20多年的综合整治,大雁塔的倾斜状况已明显趋于缓和和稳定,2005年倾斜量为1.01米--恢复了近1米。

10.香炉

11.鼓楼

12.钟楼

13.

14.
钟是寺院的号令,僧人每日的修习起、止均自钟鼓,历史上有名的“雁塔晨钟”就是指的本寺的钟声。原钟被毁,现钟是公元1548年重铸,重15吨;鼓被尊为通天的神器,作祭祀的器具。被作为佛教法器后,鼓与钟相呼应,僧人的每天修习以钟鼓起止。

15.大雄宝殿雄踞于汉白玉丹陛上

16.金光闪闪的大雄宝殿的匾额为赵朴初先生所书。殿内供奉佛祖三身佛像。

17.对联
殿内正中供奉佛祖释迦摩尼三身佛像和其他菩萨像,东西两侧墙壁上供奉十八罗汉像。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指已消除一切烦恼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养者。

18.殿内正中供奉佛祖释迦摩尼三身佛像和其他菩萨像,东西两侧墙壁上供奉十八罗汉像。

19.甘露堂是为斋主诵经、祈福、消灾、超度亡者之处。

20.甘露堂内的坛城
看过以上建筑,终于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屠。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佛舍利,与公元652年上奏朝廷,在本寺西院修建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1万余粒。
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为七层大雁塔----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依层递减。塔身用青砖砌成,仿木结构,坚实雄伟,是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范。
玄奘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经兰州、敦煌、高昌等地,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沿着“丝绸之路”,以惊人的毅力,闯“万死之地”,前往印度佛国。靠着“不至西天,不东归一步”的誓言信念,经过3年终于到达天竺印度,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携带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公元648年,慈恩寺初建成,玄奘奉受太宗敕请,到慈恩寺担任首任住持。此后19年都在译注经书。他的佛经译著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路子新。仅一人就译经1335卷。因之前的佛经译本残缺不全教义分歧,玄奘译本被称为“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公元664年,玄奘在玉华寺圆寂,灵柩被运回大慈恩寺翻经堂。
如今这里已成为医院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20.大雁塔
1961年3月4日,大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玄奘三藏院

22.石象

23.西院光明堂

24.
“大遍觉堂”是唐高宗在玄奘法师圆寂后赐的谥号。殿堂正中供奉的是“端严若神,美丽如画”的玄奘法师铜像。西壁浮雕是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变》图;北壁是《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说法》图;东壁是《佛说弥勒下生经变》图。

25.

26.慈恩圣世匾额

27.殿堂正中供奉的是“端严若神,美丽如画”的玄奘法师铜像,面前有一鎏金宝塔。

28.33.这座鎏金五层宝塔四周镶满了各色宝石,导游说,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就装在里面供人膜拜。

29.
西壁浮雕是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变》图;北壁是《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说法》图;东壁是《佛说弥勒下生经变》图。
浮雕以抽象故事的形式演示了佛教的思想观念,也是玄奘法师和佛教徒追求的理想境界。

30.

31.

32.

33.

34.禅意浓浓
为什么我在文前提醒大家进对寺门呢?就因为我们在喷泉广场一路看想从北门进来,谁知绕了一大圈,还是得从新走到前面,耗尽了体力,所以都没能登塔。是不小的遗憾!
关于大雁塔为什么叫大雁塔以及雁塔名称的来历,我会在小雁塔里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