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2024-12-17 12:14:49)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作者:老猫侠yz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老猫侠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地理位置独特的连江黄岐半岛面对马祖列岛,苔箓镇位于黄岐半岛的最末端,而苔箓镇的第一大村北茭村又处于苔箓的最末端,其南面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最近处仅4.96海里。素有“连江天涯海角”之称的北茭,人口约8000多人,是福建陆地距离马祖最近的地方。

 我们榕城博友11人慕名来到海天辽阔、海水清澈碧蓝的北茭。正值每年5~8月的休渔禁捕期,北茭的港湾中静静地停泊着无数船只。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止于至善拍摄的北茭村全景。北茭村三面靠海,村中的老屋都是石头建筑的,而现在新建的多层建筑却是钢筋水泥的,不如老石屋那般冬暖夏凉。这些房屋错落有致地沿山排列着,周边环境宁静整洁。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走在北茭的路上,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咸腥的味道,眼前一派浓浓的渔家风光。这里的男男女女都非常勤劳能干,而且善良淳朴。

 我们在渔民小俞的带领下观赏了北茭美丽的风光。为了拍摄大海的夕阳,我与竹之韵来到北茭码头停靠龙舟的地方等待日落。北茭依山修建的路四通八达,如同迷宫一样,而且房屋没有门牌号码。我们与集体走散了,后来为了寻找陈大姐的家,我们误走到天后宫后面的石头巷道里面。就在这时候,我们发现一位梳着发髻着装整洁奇特的小脚老人倚靠在古老的石屋门框上,那一刻我们确实非常惊讶,如同时光倒流一般,如今这样的情景只能在影视中才可以看到的啊。竹之韵尝试着与老人交谈,可是语言不通,我赶紧取出相机,老人已经转身回到屋里,想不到小脚老人的动作是那么迅速,我与竹之韵都只拍摄了老人的一只脚。在天后宫旁边,竹之韵询问了一位大姐,她说这位老人不让别人拍照,曾经有人出一百元拍一次她都不肯。

 回到福州在网络中查询后才知道,原来北茭村是远近闻名的“小脚女人村”,是福建乃至中国最后一个小脚女人聚集的村落。非常可惜没有深入探访,只能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去了。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上面这张图片是在老人走进屋里的瞬间拍摄的,虽然只是侧面,依然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年轻时的风韵。

 中新社福州2006年11月26日发过一篇《福州有个远近闻名的“小脚女人村”》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在福州市连江最东边的苔菉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小脚女人村”,叫北茭村,这里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几乎个个是“三寸金莲”。可能是交通闭塞的缘故吧,北茭村成为福建乃至中国,最后一个小脚女人聚集的村落了。在苔菉镇退休老干部何斌那里保存着一份一九九四年至今坚持裹脚的老人名单,其中不包括中途放弃裹足的三十多人。从这份名单上可见,当时在世的小脚老人共有六十九人。此后每年他都在去世的老人名字上打个勾,在2006年11月记者采访时,在世的老人仅剩二十二人。

 中华网记载,2007年7月3日,福州记者采访了一位北茭81岁的小脚老人,她告诉记者说她在5岁时(即1931年)就开始缠足。尽管那时已经废除了这个习俗,但在交通闭塞的这里依然流行缠足,女子依然以拥有一双小巧的“三寸金莲”为美。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图片来自网络。北茭村习俗,每位小脚老人都会在生前准备一双办葬礼时穿的寿鞋。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图片来自网络。村里只有缠脚的老人才会戴发髻。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图片来自网络。这是一位88岁老人的“三寸金莲”。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如今北茭村的年青人早已废除了这个习俗,她们任凭天然的脚丫子自由自在地生长。

【原创】连江北茭村//惊见“三寸金莲”

 年年月月陪伴着大海的北茭村,生活宁静而富足。仅存的这些“三寸金莲”老人们,如同大海的夕阳,还在散发着最后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