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今日大雪、人寿年丰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雪节气,伴随着风霜雪寒,铿锵有力地走来了!
雪花飘落,大地换上了银装,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一切都在雪的覆盖下变得纯净而美丽。
雪,携着与生俱来的诗意飘往人间,飞舞在微亮的空中,在晨曦破晓前,铺就一幅幅令人为之惊艳的画卷。
田野里的冬小麦仿佛盖上了一床棉被,正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
飘荡的大雪为孩子们提供了游戏乐园,他们在雪地上滑跑如飞,仿佛生出了一双翅膀。他们打雪仗,堆雪人,下雪为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下雪天,空气也格外清新,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还带着清香,感受着冬日特有的凉爽和振奋,让人精神焕发。
俗话说:“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冬天的雪,先是落在群山,再是落进江河。小雪时,积雪在山;大雪后,气温更低了,河水的流动减缓,河面结冰。
一场大雪,犹如高手泼墨。天地大爱,犹如人生留白处,无以言表。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千山止语、万鸟绝飞之地,无垠的寒江之上,只有一位老翁,身披蓑衣,独钓清雪。这乃人生高境——无鱼咬钩,心也淡然不动。静品天地苍茫,已获妙趣甚矣。
老翁身后的一叶扁舟,亦同他的世界那般,心中有路,进退自得。
我们时常迷惑于人生的寒冬。总觉得不进则退,身心焦虑,疲于奔命。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大雪下得紧,厚厚一层覆盖于冬麦之上,帮它抵挡一冬的风,冬麦只管积蓄水分,静待来年的猛长。
人生亦是如此,偶遇低谷寒潮,放缓脚步,厚积薄发。下一段旅途,便可尽阅风景无数。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然而,在这银白的世界里,却有一抹红,如同火焰般跳跃在枝头,那就是雪中绽放的梅花。
“踏雪寻梅”,是大雪最美的意境。据张岱《夜航船》里记载,相传唐代诗人孟浩然酷爱梅花,情怀旷达,长期隐居鹿门山,常在风雪中骑驴踏雪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风雪中一老翁头戴浩然巾,骑驴过灞桥,探手折梅花。这景致何其动人,自有一种骑驴踏雪寻梅的清欢与真趣,仿佛一幅生动水墨画。
《红楼梦》里的踏雪寻梅更是风流雅事。
在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薛宝琴等人初来荣府大观园,正值下雪,李纨提议结诗社作诗,得到大家的响应。
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将大观园变成琉璃世界。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恰有数十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梅雪相拥,暗香浮动,显得分外精神,好不有趣!
宝玉与姐妹们以雪论诗,岫烟的梅花诗大气清新,宝琴的梅花诗则充满奢华之气,黛玉清风傲骨,宝钗淡雅沉稳,……可谓精彩纷呈,展现了众姐妹的才情,一株红梅,一场大雪,写出她们自己的人生态度。
可见这踏雪寻梅实为雅事一桩。
大雪之补,人生有能量,择机而为
民间谚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之说。这是民间习俗,根据时节不同,随着气温的变化,菜肉中的涩、腥之气会津盐而出,让食物本身的味道更具风韵。
冬季属阴,适宜“去寒就温”。
文人们在仲冬时节喝酒,红泥小火炉都是近身放着,温酒的香气四溢。热酒入口便能才情外露,妙句频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一年冬天,天晚欲雪,酿好美酒的白居易得闲时开始思念着友人。写首诗邀请好友围炉共饮。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与知己好友围坐炉旁,生火烧碳,不紧不慢的煮一壶酒,畅快的谈笑风生,谈诗论词,此般画面想想都是暖的。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
天冷把笔冻住了,但火炉上的美酒还温着,不妨一醉方休,看月色下砚台上的墨花,月光仿佛雪花落满山村。不愧是“诗仙”,无需他人,诗与酒足矣。
大雪之时,饮酒斗诗,围炉闲话、进食而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隆冬乐事。
冬属阴,择食而补,可改善畏寒体质。黛玉在冬天也会多吃几口羊肉。
四季不同,万物极聚天地之气。智慧的古人顺天应人,人生波澜不惊。
人生的能量在日常之中,也汲取四季之灵,万事不可强求,择机而为最重要。
人生,所有的顺其自然,都和能量守恒的不变定律有关。知者,方知人生通达之真意。
人生四季,有春的烂漫,夏的翠丽,秋的斑斓和冬的深缓。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孕育着不同风韵。

小雪匆匆去,大雪缓缓来。
冬天,没有春日里的草长莺飞,没有夏天的生机盎然,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白雪皑皑时的清冷无尘,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
大雪,就是走过懵懂、经历青春之后,和自己人生深处的一场相逢。
大雪,就是一位身披白衣的少年,驰马而来,踏春而去。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时光莫轻负,与君共赏。
岁月深长,万物有期,大雪节至,愿你冷暖有相知,喜乐有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