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黎波里是黎巴嫩北部省省会,人口约50万,是黎巴嫩北方的商业、工业和旅游中心,同时也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重要海港城市,不仅承担着黎巴嫩的出海口角色,还服务于叙利亚北部的出口业务。其城市规模仅次于首都贝鲁特,全国排名第二。
对于走进黎巴嫩的游客来说,的黎波里是一个必游的打卡地,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里目前相对安全,二是该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可看的景观比较多。
于我而言,在的黎波里最想看到并记录的,不是古城堡、清真寺和教堂等人文景点,而是这座城市的老旧建筑、窄街小巷、民族风情、街头摊点及来往人群等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一些景象。
可以说,我的这个愿望部分地实现了。



从贝鲁特到的黎波里约180公里的路程,沿途顺道观赏了一座古堡,到达的黎波里时已接近中午。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先后游览了著名的圣吉尔斯城堡、塔纳尔清真寺和老城区,一圈转下来,的黎波里给我留下了一连串难忘的记忆。
始建于公元前700年的的黎波里,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期,那应该是公元11初至13世纪十字军统治期间,此时这座海滨城市以酋长国的形式存在。作为地中海东岸区域贸易中心,彼时的黎波里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和东方的商人,整个城市商贾云集,繁荣昌盛,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时间到了13世纪末,随着十字军力量的衰退和穆斯林势力的崛起,最终在1289年的黎波里被马穆鲁克军队攻陷,从而结束了十字军在这一地区近300年的统治。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几个世纪里,穆斯林给的黎波里留下了许多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塔纳尔清真寺,而十字军留下的却是大大小小的城堡,其中最有名的是圣吉尔斯城堡,它已经成为这座北方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走进的黎波里,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旧、杂乱、沉闷,毫无生气和活力。或许是看到了街头停放的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的缘故,我总感觉城市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眼前的这种城市景象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我来之前以为,的黎波里是一座海港城市,历史又很悠久,也是黎巴嫩北方的工业、商业和贸易中心,城市一定很现代,也很漂亮,可怎么也没想到,却是一副老旧破败、灰头土脸的模样,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让人十分诧异!
但在冷静地想了想之后,也就理解了:这是黎巴嫩长期内战带来的必然结果,况且,的黎波里还是内战的重灾区。
应当说,是战争毁掉了这座城市本该有的繁荣兴旺,使其变得如此残败衰落。
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有点隐隐作痛。


在参观圣吉尔斯城堡时,我站在最高处俯瞰的黎波里城,只见整个城市位于两个山坡之间,阿布阿里河穿城而过,最后注入地中海。当看到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房子时,让我想起了约旦首都安曼,感到两座城市非常相像。


来到一座城市,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个人转街,东瞧瞧,西看看,走走拍拍,能发现不少新奇有趣的事,特别像的黎波里这样充满神秘感的城市,最适合在大街小巷里漫步,不仅会带来一定
的感官刺激,而且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来自异国的风情。


我利用饭前饭后的一点自由活动时间,在饭店周围转了转,看到的是拥挤的街道,破旧的车辆,剥落的墙皮,蜘蛛网一样的天线,以及墙壁上残留的单孔,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中国游客的友善。当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总是报以真诚的微笑,其热情友好的态度令人感动!

没想到,一个破碎的国家,破败的城市,分裂的族群,却有着淳朴善良的人民。虽然他们的国家正在经历苦难,但他们仍然热爱生活,面对外国游客,脸上也不乏微笑。
【游览于2023年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