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翰樵:幸福记事一兜率天宫一无比壮观一我们柯桥人的骄傲!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转载]王翰樵:幸福记事一兜率天宫一无比壮观一我们柯桥人的骄傲! [转载]王翰樵:幸福记事一兜率天宫一无比壮观一我们柯桥人的骄傲!](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兜率天宫一无比壮观一我们柯桥人的骄傲!
谨将我在2013-05-29 发表的博文重新发表,
谨献与亲朋好友们分享!
工程总负责人潘建国先生带着我们一路参观,一路讲解,不时强调兜率天宫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弥勒佛的站姿像,传统的造型总是昂首挺胸,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兜率天宫里的弥勒佛站姿像,身体前倾,表情温和,给人以亲近感,为的是体现佛家宽厚待人的特点。又如,释伽牟尼涅(卧姿)像,原来的情景是,十八罗汉环绕其身边,做着各种怪异的动作,显得十分随意。兜率天宫里的造型则一改这种做法,十八罗汉换成了十六个,一边八个,坐立两旁,作虔诚拜佛状,看上去庄重肃穆,这是为了体现对释伽牟尼佛的尊重。
潘先生称,他们有志于将会稽山打造成为继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之后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此处圣境的建成,至少为汉传佛教创造出几个第一:一是第一次将弥勒佛的住处兜率天宫修建在了人间;二是打造了第一尊高耸入云的无相大佛(凡人仅能见到佛足下的直径68米的巨型金莲);三是第一次由四众弟子营造的完整的弥勒佛境;四是第一次在汉地诠释并再现了龙华树(汉传佛教指的是桂花树);五是打造了世界第一室内大佛——天冠说法弥勒(坐姿);六是创造了第一尊接引弥勒像——接引布袋和尚像;七是打造了最高的北方多闻天王石雕坐像;八是中轴线长达2500米、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十是开创了没有围墙寺院的先河,体现了现代佛教的开放包容。
而这位潘先生,为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已在工地上坚持了六年余。他说,他曾师承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受其佛学思想感化颇深,决意为弘扬佛法做些善事。六年前,他向南老提出在会稽山兴建弥勒圣境兜率天宫的时候,南老并不赞成,理由是,佛教的初衷本是教化人类、普渡众生的,可到了现在,却变成了迷信,变成了敛财的工具。看多少佛教场所,香火缭绕,很多人到此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试想,善男信女们烧了香,菩萨就保佑,不烧香就不保佑,这不是一种交易吗?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到佛、菩萨面前烧上几炷香,拜上几拜,就能消灾免难,那佛、菩萨不是在受贿,大众不是在向佛、菩萨行贿吗?潘先生向南老阐述了自己要将天宫建成“弥勒净土,修行圣地”的理念,并表示天宫建成后的营业所得都不分红,而是成立一个基金会,持续注入资金,用于教化与文化传播,这一想法得到了南老的赞同。工程开工后,南老亲笔题写了“兜率天宫”几个大字,并十分关注工程的进展。不曾想,南老却于2012年9月29日猝然离世,留下几许遗憾。潘先生思念南老,决心加快进度,在2013年9月29日南老一周年忌日时举行开光仪式,正式对外开放。为激励自己,他蓄起了浓黑的胡须,誓言“工程不完,胡须不剪”。其心之诚可见一斑。
我不懂佛学,但对佛法心存景仰。我对潘先生提出把“天宫”打造成为面向大众的教化场所,成为人们心灵家园的观点深表赞赏。他说:“企业家们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但压力很大,建这个天宫,也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心灵安静的地方,传播正能量。”
宾主双方在交谈中多次提到“行善积德”四字。潘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出巨资修建“兜率天宫”,张扬佛法,为之“衣带渐宽”而无怨无悔,的确是件行善积德的壮举。如潘先生所言,“天宫”可给贡献巨大、压力巨大的企业家们提供一个心灵安静的场所,让他们得以修身养性,蓄积正能量,以便再度出发,造福社会。
笔者忽发奇想,如能在这里开设些“忏悔室”之类的场所,让那些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往鸡屁股里注射催长激素的,往黄浦江里扔死猪的人也来这里,为他们的行为忏悔,让他们的灵魂得到洗礼,从此安分守己,再不害人,则潘先生等善莫大焉,德莫大焉!
“兜率天宫”也将为此增色……
兜率天宫一壮观无比一柯桥人民之福!
兜率天宫一祈祷一福佑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