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东游(31)——逛逛阿曼的“大巴扎”,感受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中东游(31)——逛逛阿曼的“大巴扎”,感受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来到中东国家旅游,我最喜欢逛的地方,是“大巴扎”,因为那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当地“土特产品”,而且还充满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在到达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光临了位于波斯湾海滨大道上的“大巴扎”——历史悠久的马托拉传统集市。
马托拉集市已有千年历史,迄今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置身其中,似乎时空转换,穿越到了久远的阿曼小巷。
在阿曼发现石油之前,这里曾经是马斯喀特最主要的商业中心,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商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中心,因为阿曼最大的港口马托拉港就位于此。
马托拉集市门口立有两层楼高的标志性建筑,带着伊斯兰风格的穹顶。一走进集市,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奇异的香气,那就是阿曼闻名的乳香,还混合了各种阿拉伯香料味,令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在主街巷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里,摆满了银饰器皿、手工制品、传统服饰、各种香料以及花花绿绿的小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个沉淀着阿曼海事贸易的历史与文化集市,至今还保持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屋顶是木质的,雕镂着伊斯兰风格的花纹,在古代则是用椰枣树的叶子编织搭盖而成,所以尽管阿拉伯半岛阳光强烈,集市里面仍然很凉快。
我喜欢游荡在集市内迷宫般的小巷里,这里游人不多,略显清净,而且小巷铺子里的商品摆放还保持中世纪的风格,古意甚浓。
只见桌上是一个个大盆盛装的各国硬币、银戒指和宝石吊坠,玛瑙、珍珠、贝、绿松石和骆驼骨等做成的精美饰品充斥其中;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阿拉伯油灯,闪着铜质的光亮,忍不住想要用手轻轻拂拭;墙上挂满了象征着勇气和男子成年的阿曼弯刀,银质的刀鞘,犀牛角或象牙的刀把,是阿曼男人出席正式场合的必备服饰;屋顶下垂吊着一串串项链,鲜艳的红珊瑚、温润的黄琥珀等等,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把店铺上方烘托得十分绚烂。
除此之外,马托拉集市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商品甚至是古董,如丝绸、刺绣、咖啡壶、古银器、熏香炉、礼拜毯、铜壶、象牙雕或木雕,以及镶嵌着金银丝的土耳其长衫,刻着阿拉伯书法的手镯,不一而足,让人流连忘返。
就在即将离开“大巴扎”时,我突然发现一群身着阿拉伯服饰、手持相机的摄影者缓缓走进了集市,他们神态轻松,举止大方,东瞧西瞄,不停地“咔嚓”,似乎是专门为拍摄而来。当看到其中还有几个黑衣女子时,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即刻加入了他们的拍摄行列。
在我的印象里,身穿黑袍的阿拉伯女子似乎都是来去匆匆,行动神秘,不苟言笑,很少在喧嚣闹市无拘无束地自由走动。然而,这几个黑衣女子却一反常态,不仅美颜全露,而且与几位同行的白衣男子谈笑风生,进而还主动与游人搭话攀谈。当看到我这个跟着他们一起拍照的外国人时,竟然请我给她们当起了“模特”。当然,我也没有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举起相机。对着她们也是一阵乱拍,留下了黑衣女子难得的“工作照”。
可以说,这是马托拉集市送给我的一个意外惊喜。有了这个“意外惊喜”,让我从中看到了阿曼是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宗教环境也很宽松,清规戒律相对较少,女子的生活比较好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对阿曼这个国家的好感度,
他们拍我,我拍他们,抓住机会,互为“模特”。
像这种情景,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是绝对不可能有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对阿曼苏丹国表示深深的敬意!
【游览于2023年12月,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