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满洲里国门景区《闯关东之(二十二)》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文、图/江边鸟
在满洲里套娃酒店住了一宿,第二天游满洲里国门景区。
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着独特魅力的城市,它既是中俄边境的交汇点,也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感受着它的壮丽风光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有俄罗斯风格的套娃酒店,还有蒙古风格的蒙古盛宴大厅和中俄互贸免税市场。
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俄罗斯的风情,又有中国北方的特色。而满洲里的国门景区,更是这片魅力之地的一大亮点,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这种独特的文化交融。
国门景区前广场上,耸立着几座高大的观光塔,有的观光塔身上标志着“国门”字样,最大的观光塔位于“北疆明珠”的上部。
观光塔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是中俄边境地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观光塔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蒙古包,寓意着中华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融合。观光塔高约45米,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采用了传统的蒙古族装饰元素。如果登上这座高空观光台,可以俯瞰中俄两国的边境地带,以及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三个国家的风景。
北疆明珠大厅既是买场也是进入国门景区的入口,主要商品是俄罗斯和蒙古产品。出了北疆明珠就进入了国门景区的范围。
国门景区是满洲里市中俄边境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有着壮观的国门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人们带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沿着步道大步走向国门。
通道右侧有个“和平之门广场”,广场内有个引人注目的主体雕塑。这个雕塑质地为白钢,高13.8米,“M”造型与汉字“门”相像,同时又是满洲里三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也是英文与俄文书写中的第一个字母。上面的圆球象征着地球,寓意为国土有界,但它与世界相连,象征着中国人民开放的胸怀。五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象征着和平,祈盼世界人民友好交流和交往。主体雕塑的周围呈扇形,由外及内的顺序排列着七幅浮雕,展现着满洲里的漫长历史画卷,表达了对满洲里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这七幅历史浮雕,分别代表着“灿烂古老的文明”、“关口上的一代商城”、“苦难中的英勇抗争”、“彪炳千秋的光辉业绩”、“抗美援朝中的无私奉献”、“开放的国门”和“满洲里的美好未来”。
神奇、美丽、富饶的满洲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勤劳勇敢的满洲里人,世代开创和耕耘着这块热土,使满洲里成为中俄蒙三国风情兼得的北疆跨国旅游胜地。
远远就看到了那座巍峨壮观的国门。国门为“门”字型的乳白色建筑,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顶部有了望厅,庄严肃穆,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乳白色的国门上方镶嵌着国徽,国徽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彰显着中国的威严和尊严。国门是国家尊严的象征,也是出入境的一道门户,国际铁路就从国门下通过。
国门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门还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论是远方的宾客,还是参加活动的各方人士,只要站在国门前,就会肃然起敬,经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国门背面是边境历史的图片展览。边境为延绵的铁丝网,铁丝网前有一座哨所,这应该是最前沿的哨所了。在哨所的一侧就是41号界碑,界碑就在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界碑高1.2米,宽0.4米,厚0.25米,为花岗岩材质,庄重、威严而神圣。面向中方一侧,界碑上雕刻着“中国”两个大字。站在界碑前,感受到了两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历史渊源。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每一位游客来这里都会站在这里同界碑拍一张照片,作为珍贵的纪念。界碑是祖国领土的象征,庄严神圣,不可侵犯。
国门两侧为两座塔楼,国门内部南北塔楼一层以浮雕形式展示了五代国门的由来及变迁和满洲里附近国界变迁的相关条约与协定,上层建有观光厅和满洲里历史展厅。在景区的最南端,乘坐电梯直接前往国门了望厅。在了望厅内,可以俯瞰满洲里市的全景,远眺俄罗斯的国门和美景。
满洲里国门是中俄两国陆路相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重要口岸。登上国门观光厅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的风貌和满洲里市的全景尽收眼底。
后贝加尔斯克是俄罗斯联邦赤塔洲的一个小城,后贝尔斯克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满洲里是一座非常干净、漂亮的小城市,建筑风格很有特色,也是中国较大的陆路口岸城市。这里的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边境异国情调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绿草如茵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巍峨耸立的国门,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这一切编织成了一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
穿越国门后沿着另外一边下楼走出国门,这是国门铁路北侧另外一边的广场,广场上有中俄两国以前的历代国门,从简陋到恢宏,体现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其中还有上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字样的国门,体现了当年两国的政治特色。这里还有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景观,也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建有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苏联共产党联系的国际交通线,由于有了这条地下国际交通线,使满洲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满洲里地区反动力量相对薄弱、交通方便、距苏联较近等优势,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掩护共产党人从满洲里进出中苏两国国境。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伍修权等革命党人都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的掩护,前往苏联和回国的。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让人难以忘怀,满洲里国门景区不仅是一座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更是一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在这里,深入了解了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更加认识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感受到了满洲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气息,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