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2023-12-19 22:12:26)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五)柏山寺 

柏山寺在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外,靠近沿河口敌台的万柏山山腰处,据传建于唐代,现只剩一片残破遗址及正殿一间。入寺的小路掩映在浓密的草丛中,不易发现,顺着蜿蜒小路一直向上到半山腰,便能看到寺院遗址。

《皇都古镇斋堂》:柏山寺:柏山寺位于斋堂镇沿河城万柏山下,毗邻永定河,清《日下旧闻考》载:柏山寺,在府西北青白口社,山四旁多柏,故名,上有柏山寺……”柏山寺建寺较早,可追究溯至唐代,明《宛署杂记》载:柏山寺在三岔粤,旧名三岔口,唐朝建,永乐年耆民杨建、成化年僧智觉各重修,礼部郎中王琦记。另有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柏山寺碑》记:柏山寺……考其本寺,始建唐朝。可见柏山寺建于唐代无疑。曾大修两次。天顺之初1457),智觉与其弟子惠宁发心起建,历时15年,足见工程之艰,规模之大。

柏山寺遗址为佛教建筑,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座落在万柏丛中,幽雅清新。正殿一座,十分轩敞,面阔三间10.35米,进深一间6.25米,硬山调大脊,灰筒瓦覆顶,檐头带勾头滴水,两山排山勾滴,砖砌博风,正脊上的鸱吻,垂脊小兽头。五架梁,单层椽子,带随枋,带角脊,脊瓜柱下饰抬梁云,梁柱枋椽上均施彩绘,佛像金装肃穆,十分华丽精美。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地面满铺青砖,整座殿堂显得轩敞华丽、庄重肃穆。南面是山门,分外严整。内外周备,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不同凡响。

殿前原立《重修柏山寺碑》一通,悬挂铁钟一口,大殿两侧各三间配殿,南边门楼一座,寺院很是规整严谨。在寺旁,曾有砖砌六角须弥座三层,密檐塔一座,通高4,为“通悟大师率公灵塔”,如今的柏山寺只保存下来那座正殿,大殿前的石香炉和大殿东侧的偏殿废墟。向人们展示着它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碑石得知,该寺历代不断重修扩建,《重修柏山寺碑》记载:天顺之初(1457)本师智公与弟子惠宁发心起建。直至明成化九年(1472)方完工,前后历时十五载,可见工程之艰巨。现只剩一片残破遗址及正殿一间,但是从大殿房梁,当日庄重肃穆的大殿仍然可见一斑。

抗战期间,纯朴天真的山民听闻日本人信佛,估计不会焚寺毁庙。便将各家家中衣物、藏书等贵重物品移至寺内保存,熟料鬼子一把火把千年古刹烧成灰烬,徒留山门。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寺后万柏山腰有一山洞,当地人称之为“菩萨洞”,大明保定总兵都督范阳、张爵于万历十一年九月(1583)书写‘仙人洞’,汉白玉石额,现在保存完好。”洞壁上有残存字迹,上书仙人洞三字,为明万历十一年九月吉日钦差镇守保定总兵官都督范阳张爵书。该寺之西曾有一砖结构的通悟大师玄公塔,可惜亦毁于文革中,其塔铭 刻石侥幸保存下来。

只有西出山门百余步有一殿,当地人称娘娘庙,神奇的幸免于难,丝毫未被烧毁,躲过战乱,得以保存至今。庙里供奉着碧霞元君等三尊女神塑像,墙上满绘壁画。院中松柏斜出,似乎迎送每位烧香人。

2009年,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同意对柏山寺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进行修缮,保持寺庙的原有风貌。修复后没有允许游览的公告,只有门头沟区的文物护保牌。

2013年有旅游者看了北京文物地图,介绍柏山寺还有正殿,宋代塔基,通悟大师塔铭,柏山寺重修碑,菩萨洞刻石等众多文物,可是,当他亲临柏山寺后,只发现重修后的正殿及遗址,其他都已丢失被盗,现只剩一片残破遗址及正殿一间。旁边遗址,重修两通碑已不见踪影。

十多年来,沿河城村一位李姓居士,一直护持柏山寺,几次尝试修复均未成功。2017年,国家重新修订《宗教事务杂例》,对于宗教场所的修建、使用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规范与政策。一次偶然机会得知几公里外的深山中大悲岩观音寺,有位闭关修行三年的禅宗法师和一些上山供养生活物资善信交谈感觉相契,遂请法师下山,修复柏山寺。2018年端午节,经李居士及众居士的简单修葺后,师父已经搬入寺中。

正殿附近的宋塔解放后拆除,塔基近几年因为施工开路已全部拆毁,塔铭也不知去了何处。正殿后有小路上山至菩萨洞,洞内娘娘是新塑的,菩萨洞刻石也已被盗。菩萨洞刻石据介绍为汉白玉石质,上书仙人洞三字,为明万历十一年九月吉日钦差镇守保定总兵官都督范阳张爵书。一剥落白灰墙上依稀可见嘉庆字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