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元配夫妻为何称结发

标签:
转载 |
分类: 衣食住行生活百科精品收藏 |
在我国古代,犯了罪的人,都要被剃去头发和胡须。如秦汉时期,有两种常用的刑法,一种叫髡刑,即剃去头发;另一种叫耐刑,即剃去胡须。一般来说髡刑要比耐刑重些。
相反,遵纪守法的人,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20岁时要行“冠礼”,即把长发挽起来盘成发髻,叫“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20岁也称“弱冠”。女子到15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15岁也叫“及笄”。
由此可见,“结发”一词原本指男女年轻的时候。汉朝苏武《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五:“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意思是自从结发为夫妻,两人恩爱互不猜疑,全诗是描写夫妻离别之情,让人读了为之动容。后来,根据这一首诗,结发又作“结婚”的意思,也指妻子。男女结发后就成了可以结婚的成年人,这时候结婚也叫结发夫妻。
后来,人们称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即元配为结发夫妻,若再婚,男方叫续弦,女方称再醮,这就不是结发夫妻了。
前一篇:[转载]原创摄影:凌霄花
后一篇:[转载]古时女子对自己丈夫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