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安徽亳州-北关历史街区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是一处由号称“三十六条大街,七十二条古巷”构成的商业历史街区,也是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市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因地处亳州北门外,也称“亳州老街”、“北关老街”,兴于涡河,鼎盛于明清,占地面积34.39公顷,商贾云集,会馆林立,一物一街,一街一市,如白布大街、帽铺街、洪济桥、南京巷,里仁街、爬子巷,打铜巷,纯化街、老砖街,羊市街、兴隆巷等,据《亳州志》载:“百货撵来于雍梁,千墙转输于淮泗,豪商巨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船,连樯而集”,亳州也因此被冠以“小南京”之美称。
亳州物华天宝,地处苏、鲁、豫、皖交界,春秋时即为物产交流之地,唐宋时为贸易据点,明清达到鼎盛,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其中,“北关历史街区”依托涡河,航运便利,又加上亳州拥有充足的货物资源,如药材、粮食、丝绸、贡酒等,吸引着以晋商、徽商等各地的商人,至明清时期,北关已形成拥有“四码头”、“八市”、“四大街”的商业中心,成为一处药材集散、百货交流、民生富庶的商贸都会。
亳州北关历史街区整体格局完整,不可移动文物及传统风貌建筑众多,拥有“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南京巷钱庄”,“华祖庵”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绪年间,亳州有大小街道146条,其中北关就拥有57条,而且大多以行业命名,如花子街、白布大街、牛市、驴市等一街一市。同时,这里汇聚10多个省和地区的33家商业会馆,规模庞大,功能齐全。此外大小钱庄、各类商店、栈、号、行、庄近千家,是研究明清中原商贸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里仁街呈东西走向,其内几乎全是经营药材生意的药行,以贵重细药、大宗交易为主。其名取意《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
亳州纺织业历史悠久,唐宋时,亳州与宋州、定州、益州为当时四大丝织中心。陆游《老学庵笔记》赞曰:“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