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九〇一)清水河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九〇一)清水河











清水河又叫清河,在门头沟西北的清水镇下清水村,距门头沟新城75公里,为永定河支流。大山深处的清水镇是清水河的起源地。源头有灵山和百花山,两源于塔河口处交汇始称清水河。清水河是永定河在门头沟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因河水清澈且贯穿清水镇,因此得名清水河。
西邻上清水村,东接斋堂镇,南靠西达摩和达摩庄村。现在的上、下清水村在辽代同属清水村,在明代拆分为上、下清水两村。下清水村南北均为山地,中部为清水河。流经清水、斋堂于青白口注入永定河,全长约48公里,流域面积538.65平方公里。得名于河水清澈。为季节性河流,历史上曾多次成灾。1974年建成斋堂水库,蓄水5840多万立方米。
明沈榜《宛署杂记》:清水河“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大台村,入浑河”。
清水河又名清河。在门头沟区西北,为永定河支流。源于门头沟西江水河村之泉,东南经齐家庄,折东经清水、斋堂,东北于青白口注入永定河。
密云区也有一条流过的清水河。
最近几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一首北京小调《探清水河》,其中的一句“提起了松老三,两口子买大烟”六十年代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就有,许多人一直以为是土匪的歪调。现在听了整个曲子,才知道原来是一首叙述凄凉的爱情故事。这首小调我最喜欢的是山东姑娘师葭希唱的,声音沙哑、清纯。网上有,您也可以听听。不喜欢油腔滑调的,更不喜欢二人转,那不是北京的。
既然提起了清水河,就必须说说东湖林人。在北京,除了房山区的周口店北京猿人之外,发现人类活动的证据,就是清水河畔的东胡林人墓葬。
清水河在穿越过崇山峻岭,在斋堂地段,形成了较为宽阔的河谷,东胡林村就在河北岸。1966年在斋堂镇东胡林村西边发现了一座古人类墓葬遗址,是两名成年男性和一名大约16岁少女的合葬墓。因为发现地在东胡林村,所以考古学家把他们命名为“东胡林人”。东胡林人生活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东胡林人的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从墓葬的形式看,专家们推测这是家庭合葬墓,那时家庭已经出现在人类社会了。
在东胡林人墓葬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少女身上的装饰物。在少女的颈部遗骨周围,发现了五十多枚大小均匀,打磨细致的海螺壳,这是少女下葬时,戴在颈部的一串海螺壳项链。在少女的腕部周围,还发现了七段由截断的牛肋骨磨制而成的光滑骨管,长短相仿,排列整齐,这是少女下葬时,戴在手腕上的一副骨质手镯。
少女身上的饰品,不仅有美化和装饰的功用,更是一种尊贵的表现,东胡林人生活的时期,正是母系氏族昌盛的时代,以女性为尊,并且为生产生活活动的中心,是那时社会的典型特征。
虽然“东胡林人”没有“北京直立人”和“山顶洞人”那么出名,但是这处古墓葬的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空白,让北京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有了一贯性和连续性,甚至为研究整个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以及社会组织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以“东胡林人”的发现,不仅是考古界的重要发现,也是北京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古都的骄傲。
经过清理、整顿现在的河道,修有石路,栽有植被,河水缓缓流淌,将呈现出“秀水门城,百里画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水青山生态画卷。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这里冬天有冰,夏天有潺潺流水,景色十分漂亮。
沿清水河北侧分布的清水镇有大量的旅游景点,有四个最重要的是灵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龙门涧风景区、小龙门风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