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北京的故事(八八六)宝泉局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六)宝泉局
宝泉局在东城区东四牌楼四条83号,是明清两代由官方设立的货币金融机构,专司钱币铸造。是清代钱币铸造局,是目前北京唯一现存的清代铸币厂。2013年纳入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单位。
宝泉局早在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设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钱”,掌管铸钱之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在江西设置宝泉局,铸造五种大中通宝钱币。明洪武元年(1368),颁布洪武通宝钱制,除京师、南京宝源局外,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永乐迁都北京后,在北京设置宝源局,隶属工部,天启二年(1622)又在北京设宝泉局,为户部所属的铸币工厂。
……
据《北京金融史话》载:……
……
宝泉局东作厂为清代四合院式官厅,规模宏伟。依乾隆《京城全图》推断,其鼓铸炉座应设在官厅北部和西部的大片空旷地区,至少有四到五组,此地炉座位置已无从考察。
……
雍正年间置宝泉局北作厂于王大人胡同。该厂消失已百余年,难以确定具体位置。据传,宝泉局在胡同中部,坐北朝南,大门三间,硬山合瓦式建筑,正中悬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宝泉局”三字。门内有影壁。院落为三进,有房屋数十间。三进院正房九间,东西配房五间,为宝泉局办公场所。铸币作坊在二进院东西配房,初设时铸炉十二座,后有增建。
据《清会典》记载:……
作为清朝最主要的钱局,宝泉局是中央铸币厂,机构庞大,铸造工序繁琐。厂内有看火、翻砂、刷灰、杂作、锉边、滚边、磨钱、洗眼等八行,对工匠们管理非常严格,……。
溥仪继位后的宣统年间,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极少,分为大小两种。……
……
……
根据清末的文献记载,当年因为要靠马车来拉钱币,所以大门也修得特别宽,可供马车进出。现在大门两侧的违建已经被拆除,露出了宽敞的王府式门楼,是几十年来胡同修复还原度最高的一次。
此次宝泉局东作厂遗址的发现及现场勘测结果,均为首次面世的最新消息。它对深人研究明清钱法及两代京畿鼓铸钱币机构及动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