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2023-08-24 14:54:18)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题帝王庙

言泊远

影壁屏高护帝王,千秋百代奠一厢。
翘檐兀脊檀香袅,黄瓦红泥抹院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〇)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俗称帝王庙。明嘉靖十年(1531)始建,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最初明朝朱元璋确定祭祀帝王16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1532)至清末的380年间,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距今已有490年多历史,乾隆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场所。

      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1月,启动了1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闭馆修缮。20201223日重新开放。

      历代帝王庙的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但是,它的建筑形式与众不同,五间大殿都是黑琉璃瓦盖顶,绿琉璃瓦镶边。景德崇圣殿在重修时,改成了黄琉璃瓦盖顶,其余的仍旧是黑琉璃瓦盖顶、绿琉璃瓦镶边,意味着不能和当朝的皇帝争待遇。

      二进门东侧有两层钟楼,西侧却没有鼓楼,不设暮鼓寓意江山永续不竭。

      在景德崇圣殿东南有绿琉璃瓦的东燎炉,是皇帝给列位祖先烧纸的;西南有个灰色砖制的西燎炉和东燎炉一样,是大臣给以前各朝的重臣烧纸祭拜的。东西燎炉颜色截然不同。

      历代帝王庙占地21500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解放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

      景德崇圣殿在中心位置,这个大殿是黄琉璃瓦覆顶,和故宫的太和殿是一个级别。大殿高六丈三尺(21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标志九五之尊。铺设的是俗称金砖,光润如玉、踩上去不滑不涩,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这次修缮用的金砖是在当年苏州的御窑定制的,每个工序均有严格的要求,铺设前还要经过桐油浸泡、表面打磨等处理。

      大殿中共分七龛供奉了188位历代帝王的牌位,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的六龛中,供奉了五帝和夏商两周、强汉盛唐、五代十国、金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185位帝王牌位。

      东西两侧的配殿中,还祭祀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关羽单独建庙,成为庙中庙。

      景德崇圣殿、景德门、东西配殿的主要构件都是明代遗留下来的,而壁画、琉璃瓦等多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保留大量明代原构件的极为少见。

      明朝迁都北京后,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或在南京,或在北京故宫文华殿进行,只设牌位不塑像。对他们的祭祀是古代礼制的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