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2023-03-24 15:24:50)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二)寿皇殿


      寿皇殿在西城区景山正北,是供明、清两代皇帝停灵、存放遗像和祭祖的场所,即“神御殿”。明代在景山东北,清乾隆时将旧殿拆除,修在景山正北,是北京古城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

      进入寿皇殿景区,首先见到宫门外东、西、南三面各竖立的四柱九楼式牌坊一座,原为金丝楠木梁柱,现已改为混凝土柱,戗柱皆去除。

      进入寿皇殿必须穿过宫门即砖城门。砖城门是寿皇殿宫墙的南大门。包括一座正门和两座便门。正门20米,黄琉璃瓦,五彩斗拱,朱门金钉。正门中间供皇帝通行,两侧后妃和文武大臣通行,便门办事人员出入。一对石狮子是珍贵文物。

      寿皇殿是一组建筑,殿仿太庙形式建造,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寿皇殿建筑群有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垣墙呈方形,坐北朝南。外有四柱、九楼、木牌坊三座,分东、南、西三面,均为黄琉璃筒瓦庑殿顶,琉璃单昂单翘五踩斗拱。通面阔16.2米,均带斗拱,门前正中有牌楼式拱券门三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拱。通面阔20米,通进深4.2米。殿前有宝坊、石狮等。两侧各有一座旁门。

      寿皇殿正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拦,前、左、右各有十二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殿内中龛匾曰:绍闻天下,左龛匾曰:对越在天,右龛匾曰:同天光被。此为嘉庆御书。

      九举牌楼,宫门外东、西、南三面各立四柱九楼式牌坊一座,原为金丝楠木梁柱,现已改为混凝土柱,戗柱皆去除,黄琉璃筒瓦庑殿顶。通面阔16.2,带斗拱,绘以墨线大点金金龙枋心旋子彩画。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1947年曾大修,1960年代又曾修葺。2007年再次重修。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

      三座牌坊,南牌坊北额曰:昭格惟馨,南额曰:显承无斁;西牌坊东额曰:旧典时式,西额曰:世德作求;东牌坊西额曰:绍闻祗遹,东额曰:继序其皇。

      宫门为外院正门,牌楼式拱券门三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栱。门口为清乾隆时期雕凿的石狮一对。现置一对石狮为元朝遗物。

      寿皇门又称戟门,为内院正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为御路。该门两旁有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单昂单翘五踩斗栱。1981年因用电不慎引起火灾,寿皇门全部烧毁,后重建。门外东侧原有娑罗树一株,现已无存。

      清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去世。在乾清宫停灵二十七天后,梓宫移至寿皇殿停灵百日后,在寿皇殿前火化,点火者为僧茆溪森。此后顺治帝的骨灰继续停放在寿皇殿,直到康熙二年(1663),同孝献皇后及孝康皇后的骨灰送往清东陵的孝陵安葬。

      清代康熙帝将该殿作为检查射箭之所。康熙帝去世之后,其子雍正帝将其“御容”奉祀于该殿。此时该殿及景山亦作囚禁之所。雍正八年(1730),借口诚亲王胤祉参加怡亲王胤祥丧事时“迟到早散,面无戚容,交宗人府议处”后,即被关押在景山至死。

      乾隆帝登基后将其父雍正帝“御容”供奉于该殿。当时该殿跨度仅三楹。乾隆帝决定改建该殿,以作为奉祀“神御”之殿。乾隆十四年(1794)冬竣工。新寿皇殿建筑群改建于北京古城南北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13平方米,规模和等级远超明代所建寿皇殿。新寿皇殿九楹,坐落于万岁山北,中轴线上,就是今天的位置。左右衍庆殿,绵禧殿各三楹,东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两座,神厨、神库各五处。大殿正前方为戟门五楹。戟门前是有三个门洞的宫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另有三间四柱九楼雕兽夹杆石宝坊三座。据说改建此殿是拆用了明陵的木料。

      1900年八国联军掠走殿内部分绘画陈设,直到21世纪初,盗窃文物仍在海外收藏机构和私人手中。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曾将该殿所供奉之“御容”全部没收充当展品,遭到清室遗老遗少的数次抗议。

      1926,清室善后委员对寿皇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处物品进行清点、造册,所有物品均公布于《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1929由故宫博物院分三次将殿内圣容、御容等绘画共计一百四十九轴取走保管。

      1954年,共青团中央请求将景山公园改建为北京市少年儿童文化公园,并设立少年宫等场所。中央同意。

      1955年,寿皇殿归北京市少年宫使用,原存神龛、家具等物品移交故宫,殿内拆改,清代时使用的状况全部无存。2013年最后一天,寿皇殿建筑群正式回归景山公园。《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曾报道:2016年底对外开放,经过4年的规划、修缮、布展后,直到201812开始向游人开放。

      寿皇殿尚存的可移动文物,如砖城门前石狮子、寿皇门前石狮子、石质须弥座、东西碑亭内石碑、寿皇殿正殿月台上铜炉、铜鹿和铜鹤,无论规制体量还是工艺技法,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彰显着皇家气派。

      这个地方我倒是多次去过,但是我去的是少年宫,不是寿皇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