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2023-03-22 19:45:34)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照片比文字消失的更快,这两天我去拍一些以飨诸位!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老北京的故事(一三〇)天竺镇

    天竺镇顺义区顺义城区西南部,东临仁和镇、李桥镇,南与朝阳区的孙河乡、金盏乡隔温榆河相望,西邻空港街道,北与后沙峪镇相邻。面积13.24平方千米。天竺镇政府在天竺镇府右街6号。因辽代这里有皇室庄园天柱庄,清代依其谐音改称天竺村而得名。

    天竺镇与朝阳区相连,距市区15公里,离顺义城区10.6公里;南北长约8.4公里,东西宽约6.6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呈字形环绕首都国际机场,101国道、首都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下水资源丰富。

    1992年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为本镇题词“国门第一镇”;1998年顺义县撤县设区,天竺镇称天竺地区办事处。2000年,在地区办事处设天竺镇。

    古代的顺义州现在叫顺义区,那里就有天竺镇。天竺是我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顺义区天竺镇历史悠久。宋代建有大小庙宇十三座,香火旺盛;与古印度及佛教圣地天竺山同名;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据《怀柔文史钩沉》及史料记载,景宗三年(971)至四年(972),选定华林、天柱二庄建规模更大的凉殿。华林即今顺义县花梨坎,天柱即天竺。

    《辽史》中屡见辽帝巡幸华林、天柱之事,如辽景宗乾亨四年(982)“正月己亥,如华林、天柱”。圣宗之世,更是频频临幸,且均在正月。《辽史·地理志四》“南京道顺州”条载:顺州领怀柔县治今顺义县,南有北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北齐长城在温榆河南岸,而华林、天柱二庄在齐长城东北,亦即顺州怀柔县西南。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云:“顺义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这里所说的天柱村就是今天的北京东郊天竺镇,是辽代天柱庄遗址。华林又书华黎,《光绪顺天府志·金石二》载:“《燕京析津县华黎庄兴建木塔记》……乾统五年五月。在东直门外花黎坎。”花黎坎今其名仍旧,在天竺西北三里有余,当即辽华林庄遗址。另外,今天竺镇与前后苇沟村之间有楼台庄,或亦为辽凉殿楼阁遗址。

    天柱庄怎么变成了天竺庄了呢?原来在古代,我国称印度为天竺。汉朝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武帝派张骞去通西域,张骞在西域大夏国的时候,听说遥远的南方还有个国度,叫做“身毒”。“身毒”应该是当时印度名称发音比较准确的记录,也体现了当时张骞等人对大夏国人所描述的印度的总体印象。到公元前117年,张骞第三次通西域,他就奉命派人到身毒国去联络,后来据说还把身毒国的使臣带回了长安。张骞并没有亲自去过印度,他的手下却到了印度。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中国的史书中才出现了“天竺”的记载,替代“身毒”的名称。这是因为随着交流的加深,相互理解随之加深而改变的。

    更是因为,到汉明帝时候,中国人已经知道印度有佛教正在盛行,而且对佛教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佛教中的佛即达摩的梵语是DHARM 或者DHARMA,这个发音与当时汉字“竺”的发音应该非常相似。“竺”在当时的发音应该就是“DA”或者“DU”。翻译为天竺,意思就是“西天佛国”。在中国人对“天竺”的向往到了迷恋的程度的时候,公元65年,汉明帝派使臣天竺求经,并用白马驮回来了四十二章经和释迦牟尼佛像,同时还带回了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到当时的首都洛阳,并在城外建立了白马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开来。

    初于以上原因,天柱庄也就逐渐改成了天竺庄,或许这也是古代的追时髦吧?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步改成了天竺人民公社、天竺乡、天竺镇。今天,北京市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善的展览中心新国展在此,北京市最大的私人摄影艺术馆、高端艺术中心罗红摄影艺术馆在此,北京新文化地标,松美术馆也在此,还有机场南侧千亩的花海,这都是天竺镇独有的优势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