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哈尔滨(27)吃住在红专街,特别的门牌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哈尔滨(27)吃住在红专街,特别的门牌
2022年8月27日早7点,在哈尔滨火车站下车,出站后问保安,我想到市中心,那附近的小旅馆哪条街多?应该乘几路车?保安说,乘85路,到七道街或三道街下。
在三道街下车,向我觉得可能的方向走去,先看到这简洁而雅致的教堂。拍,以后想专门找,还不一定能找到。谁知按别人指的转了几弯后,竟又看到那教堂。呵呵,我在这陌生的城里打转。
后来又被指到中央大街上的中央商城,我想去的是小些的街巷。其实我已在小街上看到过小旅馆,都关闭了,三年疫情的影响太大了。
在中央大街如何找小旅馆?面对中央大街的正门,右边基本是高大的商务楼或酒店。左边的大楼后面,很多是居民区,小旅馆多。
终于看到外观一般的旅馆,要价100。我开始用手机搜索,搜到附近58元的客栈,先订2天,是在附近的红专街。
这是座半地下室的客栈。很多欧式房,都这格式。房间虽小,但设计的好。因太小,我还想,为什么不把床底空出来,可以放旅行箱啊。后反应过来,应该是炕式床,也就是个炕。
因没行李箱的累赘,当天我随意的在隔壁的院里,看到了房大还有窗有卫的,只要50元,哇,我没敢问为什么。老板看出我的疑惑,原来我一人住,是优惠价。在这里又住了3天。可以说,这里就在中央大街啊。
我住的红专街,就是在这个铜桌铜椅的街里。这里得夸下俄罗斯人的大气,一般性的街道,百年前都能设计的足够宽。不像那些欧洲小国,街小巷窄。
红专街,隔着中央大街,斜对面就是著名的马迭尔旅馆(召开新中国的第一次政协筹备会,现是全国政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正宗的马迭尔冷饮厅,卖最正宗的“裸体老冰棍”。
红专街,形成于1903年,俄人在此开了哈市较早的一家面包厂,于是取名面包街。面包也从此走进哈尔滨。
1959年改名红专街。也许是因为那年月正倡导“又红又专”,而旁边中央大街的书店,又靠着面包街。
近几年,道里区想让“老字号”重放光彩,红专街想恢复“面包一条街”,打造面包主题体验馆。我没看到面包馆,最亮眼的是“小资太太”,有时还排队。
红专街上的这楼,是以前犹太人办的私人医院。
8点多,经过红专街的那一头去乘公交,无意中看到了早市,还听人大喊,时间到了,就是该撤摊了。
后来去买过2次西红柿。看这豪爽的老板,切开让人试吃的那个大啊,还多。我捡了个小的,不好意思恶狠狠的捡最大的尝,口感很好,然后买了几个,1.5-2元1斤。居民区的食蔬便宜。
还买过油条,有长有短,8元1斤。买了3根短的,5.2元。这是我第一次买称重的油条。
东北卖菇娘的多。后面那个“尹胖子油炸糕”,有次还看到排队。这次写游记上网,才知“尹胖子油炸糕”的名气很大。哈尔滨的胖子多,叫“胖子”的店铺也多。
八九十年代,有人到东北出差,回来说,那儿工厂的大门口,都挂着2块牌子,一块是某某厂,一块竟然是某某厂工会,工会地位是真高啊!
几十年后的2022年,我到哈尔滨,看到江沿小学大门两边的竖牌,一块是“江沿小学校”,另一块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大队委员会”。少先队的地位也很高啊!
开眼界的还有,如“江沿小学校”。在其它地方,都是叫“某某小学”,而哈尔滨多了个“校”字。
附近的“第一中学校”,也多了个的“校”字。如按此顺延,某某大学,就应该叫某某大学校了。我不敢讲其它城市,南京都是叫“某某小学、某某中学、某某大学”。
一中大门的另一个牌子,是“第一中学校党委”。
这家银行,也挂着“党委”的牌子。
我在南京及有些城市,只看到过各级政府的大门口,挂着“街委、区委、市委、省委”。在学校、银行、工厂等门前,大多挂一块牌子,表明是某单位。
现在城里的工厂极少,都被挤到偏远处,所以没能看到挂在厂门口的“工会”。但竟然看到专门的“工会医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工会医院”,黑龙江省总工会的医院,厉害啊。想当初,东北的工业有多厉害啊!
这就是旅游的乐趣,越远的地方,开眼界的场景越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