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2023-02-16 21:38:25)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八七)神木厂

神木厂在东城区广渠门外通惠河二闸的南面现在的地名叫黄木庄,原来是皇木厂或神木厂,导航定位是皇木厂1号院4号楼东门,在这个地方发现了神木谣碑。以前是钢琴厂,现在成了某部队的住宅楼,不得而入。

神木是什么木呢?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称:“神木厂所积大木多永乐时旧物,木各有名,刻字为记。最大者为“樟匾头”又曰张点头,围径二丈余。又王二姐,嫌河窄,混江龙等,名朽栏弃,掷对而人立尚不相见。”神木厂所积大木,最大者,当为前文所说的神木,此木名为“樟匾头”,以名度之,此神木当为樟木。

清举人俞正燮《癸巳存稿》:“大淸一统志言,神木厂在广渠门外二里许。有大木,偃侧于地,高可隐一人一骑。明初构宫殿遗材也。相传其木有神。春明梦余录云,大木,樟也,围二丈,外卧四丈余,骑而过其下,高可隐身。今见其木长乃六丈余。”由此观之,此神木是为樟木。

清李虹若的《都市丛载》中直截了当地明言:“其木系金丝楠木”。

明初皇帝朱棣,营建紫禁城时,曾派人到四川、两湖、两广等地采办大量上好木料,经辗转运输,最后沿大运河运到北京,堆放木料的地方就是神木厂。据说有一根最大木材,叫做樟匾头也叫张点头,吴振棫的《养吉斋丛録》载长六丈余,横卧于地,骑者隔木不相见。就放在神木厂。

清初,有很多人觉得这根木头有点邪气,一是金丝楠木能够长到这么巨大的,非常罕见。二是虽说这根金丝楠木摆了这么多年,但没有腐烂。三是神木厂没发生过火灾,老百姓觉得是这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把火给震住了,就产生了这根木头有神力的说法。而且一传十、十传百,逐渐传到了宫里。

乾隆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亲自写了一首《神木谣》序:都城东有巨木焉,其长六十余尺,卧于地,骑者隔木立,弗相见也。相传前明时所置,以应甲乙生气云。作神木谣。《神木谣》:都城东有巨木焉,其长六十余尺,卧于地,骑者隔木立,弗相见也。相传前明时所置,以应甲乙生气云。作神木谣:天三巽一含精腴,深山大泽连林扶。寿突灵椿忘荣枯,所乐不存屣弃渠。远辞南海来燕都,甲乙青气镇权舆。是称神木众木殊,春明旧迹久闻予。便中一览城东隅,长六丈余卧通衢。围乃不可规矩模,岿然骑者能蔽诸。四百春秋一瞬夫,雨淋日炙风吹敷。枝干剥落摧皮肤,隙孔瞋菌郁缪纡。为想怀材昔奥区,凌云概日垂扶疏。翩集不胫曰人乎,天也将以为贞符。试看虚中巨查如,尧年贯月历劫余,生育盛德釐皇图’”

乾隆下令在神木西侧建立红墙黄瓦的方形碑亭,又建了一座砖木结构七间相连的大瓦房把神木覆盖起来,为神木避风挡雨,刻《神木谣》于碑上。时光更替,碑亭坍塌、神木糟朽。

新中国成立以后,“皇木场”改名“黄木场”。1952年北京钢琴厂在此建厂。这块“神木谣碑”和御碑亭确曾在广渠门外黄木场的北京钢琴厂院内发现,碑正面题字的落款为“乾隆戊寅春三月御制并书”。传说神木有神,当地老百姓常常来锯木头,回家煮水喝以治疗疾病,工人也常拾碎木做成镜框、筷子、榔头柄用。到1966年,这碑给扔到白菜窖里,亭也砸了,神木破成大板子,做了二十张长条会议桌。

1985钢琴厂翻建厂房时,《神木谣》御碑被挖掘出来,厂里腾出空地修建了神木碑亭景区,又用不锈钢和有机玻璃做了保护罩,将碑文保护起来,设专人维护管理并将《神木谣》的故事载入厂志,从此钢琴厂和“神木”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在原址上后建的小亭子中存放着复刻的神木谣碑,原物移到庆丰公园东园中。神木廊内放置着一根金丝楠阴沉木!

1997年,北京钢琴厂施工挖土时,挖出了《神木谣》的碑座和两个石鼓。2005年,北京钢琴厂搬迁至通州。

2022年,在庆丰公园新建的碑亭里还有神木谣碑,碑上刻的是乾隆的《神木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