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〇八)八宝堂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老北京的故事(二〇八)八宝堂








八宝堂在怀柔区琉璃庙镇白河湾双文铺村。传说有个云游的僧人,把随身携带的八件法器,法轮、木鱼、盘长、净瓶、海螺、伞盖、莲花、如意供奉在一个山洞里,后又埋在地下,最后找不到了。当地人称山洞为堂,认为僧人所带的八件法器是八件宝贝,所以就称供奉八件法器的山洞为八宝堂。
附近村庄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白河湾来了一个云游的僧人,见这里林木满坡,水草茂密,又见这里村人寥寥,静谧清幽,决定在此筑庐建庵。于是,他砍树枝、刈茅草,搭庐作庵,又把带来的八件法器供奉于庐内。这八件法器都是纯金打造,价值连城,所以僧人特别珍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半年过去了,附近村人才发现这里住下了僧人。村人经常给他送来斋饭,僧人也常邀村人一起品茶赏景,相互亲如邻里,其乐融融。
一天,有个王姓村人又来给僧人送菜,见僧人卧床未起,痛苦不堪。王姓村人问其何故。僧人道:“我背上有一疮,流脓冒水,疼痛不堪。”村人看后说:“俗话说,恶疮恶治,您背上的疮,到此地步,已无药可治,只能除其烂肉,方能根治。”僧人说:“那就求好心施主,多发慈悲,帮我解除此难。”村人说:“烂疮腐肉易除,可是疼痛难忍呀。这样吧,村后山上,生有一种草药,叫山茄子,是一种蒙汗药,我采来熬成汤,你服下,便可一阵昏迷,趁此时我再动手,保您不受大疼大痛之苦。”僧人见村人说的实在,通过以前与这位王姓村人交往,也觉得其人憨厚诚恳,不像有意要伤害自己,于是便答应下来。
第二天,王姓村人采来山茄子,用药砂锅熬好汤汁,让僧人服下。僧人服下后,就觉得眼前一黑,便不醒人事了。村人趁此将开水煮过的小刀剜去僧人背上的烂肉,又敷些草药膏,细致包扎后,又用采来的甘草之汁,灌在僧人口中,以解山茄子之药性。不一会儿,僧人醒来,大谢村人。
就在僧人居住的北面,有个叫青石岭的地方,青石岭附近有个山洞,山洞里住着三十多人的一帮响马,如今青石岭还存有响马洞。这伙山贼响马,整日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当他们得知附近有个僧人带来八件金质法器后,便起意抢劫。不想,响马的歹意被僧人所晓,僧人连忙趁雷雨之夜,把八件纯金法器藏在附近一个名叫黄砬堂的山洞内。又过了两天,僧人觉得把法器藏于山洞,无遮无掩,很是不妥,但一时又找不出更好的地方。想来想去,想到了为了自己治疮除病的王姓村人,决定把这八件法器交给他保管。
僧人找来王姓村人,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村人毅然应允,决意帮助僧人收藏宝贝。
这一日,响马来到僧人草庐前,声言要抢八件法器。僧人告之,法器已被人带走,无从去找。响马将草庐翻了个底朝天,也未见法器踪影,悻悻地来到村里,恰好撞进了王家。王姓村人见响马来到自己家中,很是着慌张,前两天僧人交给他的八件法器还未来得及藏匿。此时,没有抢到法器的响马气急败坏,怒气冲冲地让王姓村人做饭备酒。王姓村人见藏宝的时机来了,满口答应为响马打酒炒菜。他叫人打来酒后,把上次为僧人治病时采的山茄子熬好,兑在酒中,奉给响马。响马们见有酒有菜,个个痛饮不止。只一会儿工夫,抢劫法器的响马人人昏倒桌旁。王姓村人见状大喜,急忙把八件法器从家中搬出,深埋在村边的山坡上。然后,带着家人到外躲避风声去了。
待风声过后,王姓村人再到村边山坡上寻找宝贝,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在他记得深埋法器的地方,突然长出了一片杨树林。宝贝到底埋在哪儿,已经无法辨认了。至今,八宝堂村边的山坡上还长有一片杨树林,据说那就是埋藏八件法器之地。
后来人们不光把藏宝贝的山洞叫八宝堂,连埋藏八件法器的村子也都叫成了八宝堂了。如今,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整个村子都是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