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游山西-绵山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游山西-绵山 作者:海蛇HAISHE
旅游山西-绵山




坐着景观车往山里疾驰,此山有十余个站点,景观车是直达最后一个,然后有里往外,各取所需,随意在任何站点上下车。从头起车走了绝对超过半个小时,而且速度极快。

这站的名称是水涛沟。并不是到了景区最顶头的景点,里面的山路不适宜开进大型景观车,只得步行而上。

如城墙。似山门,上面还有庙宇,足够气派。


水涛仙岩,几块大石头累就,绝不会是天然形成的。



一路往上行走。颇为辛苦,风景颇为不错,山涧不时地有水而下,犹如瀑布,但是规模都不大。

站在木桥上,背靠瀑布来一张,到此一游。




在绵山,您尽可一览群山,抬头是山,周围是山,山连山,到处都是山。人在山中,反倒不觉得那山该有多俊俏壮美。


其实,此前,导游的一番话给人以不可一世的感觉:称绵山有九寨沟第二的美誉。九寨沟,我去过,着实让人心醉神迷,赞之为天下看水第一位,绝不为过。绵山与之相比,其实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绝不会在一个档次或一个层面上的。水不如,山却显得过于宏大。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为的景观太过于突出,显眼,几乎每个站点都是庙宇寺院,而且每一座都是下了本钱,花了力气建造的相当豪华,着实夺人眼球。但究其效果则不一定,据导游讲,此绵山承包给私人老板开发改造,已经花费了上百个亿的资金,不知真假。如此超大手笔,修改造一个旅游景区,不知是否合适,但愿不要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山路上的一个山门牌坊。




这里还有上山的索道开行。

只是牢骚,发泄发泄,火大了水满了总该有个出的口子,很正常的。说归说,写归写。期望平安通过审查,其实就是个游记而已,不涉及任何人与事,更不会有什么“MGC"。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中国的大山足够多,不是特别有名气的,一般人是不会记得。之前,我是真不知道还有个绵山,一是名气不够大,二是,鄙人实在是孤陋寡闻,见不多识亦不广。但这五A级的名头,却把我实实在在的给震住了。光是这个山门就足以让人震撼,高大威猛,气势磅礴,绝不可小觑。


坐着景观车往山里疾驰,此山有十余个站点,景观车是直达最后一个,然后有里往外,各取所需,随意在任何站点上下车。从头起车走了绝对超过半个小时,而且速度极快。

这站的名称是水涛沟。并不是到了景区最顶头的景点,里面的山路不适宜开进大型景观车,只得步行而上。

如城墙。似山门,上面还有庙宇,足够气派。


水涛仙岩,几块大石头累就,绝不会是天然形成的。



一路往上行走。颇为辛苦,风景颇为不错,山涧不时地有水而下,犹如瀑布,但是规模都不大。

站在木桥上,背靠瀑布来一张,到此一游。




在绵山,您尽可一览群山,抬头是山,周围是山,山连山,到处都是山。人在山中,反倒不觉得那山该有多俊俏壮美。


其实,此前,导游的一番话给人以不可一世的感觉:称绵山有九寨沟第二的美誉。九寨沟,我去过,着实让人心醉神迷,赞之为天下看水第一位,绝不为过。绵山与之相比,其实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绝不会在一个档次或一个层面上的。水不如,山却显得过于宏大。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为的景观太过于突出,显眼,几乎每个站点都是庙宇寺院,而且每一座都是下了本钱,花了力气建造的相当豪华,着实夺人眼球。但究其效果则不一定,据导游讲,此绵山承包给私人老板开发改造,已经花费了上百个亿的资金,不知真假。如此超大手笔,修改造一个旅游景区,不知是否合适,但愿不要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山路上的一个山门牌坊。




这里还有上山的索道开行。

摘录一段文字: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
由此可见现代的很多,古代遗留的遗迹也有,只是极少还需认真辨别。
据说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单是这些风景点要悉数走遍也是需要大把的时间,一个整天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了。
至于为何要将绵山称之为清明(寒食)节的由来: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从山上往下张望,田野、村庄历历在目。
后一篇:[转载]七宝老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