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四)缎库胡同

(2022-11-04 13:13: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三五四)缎库胡同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三五四)缎库胡同

题缎库胡同

言泊远

亲王府第望无门,燕子何期觅旧人。
纵笔先生怀恋处,沧桑无语对青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2022年11月03日


缎库胡同在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头路东120号和122之间,就可以看到缎库胡同的牌子。西起南池子大街,东邻南河沿大街,南止北湾子胡同,北与普渡寺前巷相通。呈东西走向,往东往北又往南,中间还有支路。

明代时叫里新库,即明英宗北还后所居之小南城。其中翔风等殿石栏干,景帝方建隆福寺,内官悉取去,又伐四周树木,英宗甚不乐。

清代时这里属皇城,乾隆时称缎库胡同,因在这里设户部所属缎匹库而得名,宣统时称缎库,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缎库前巷、缎库后巷、迎祥里、迎青里、鸭蛋井并入。文革中一度改称葵花向阳路十条,后恢复原名。

清初是多尔衮的府邸。多尔衮去世后,府邸南部改为内务府所属的缎匹库,用来储存皇家使用的绸缎、布匹、棉花等。缎库胡同原为缎库后巷,也叫缎库后身,清时缎匹库与大库、颜料库通谓之三库,属户部管。后来缎库废弃,留下了这个地名。民国后也一直沿用,那时已为民房。现旧貌无存,原基处部分建成住宅楼。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蔡廷幹,晚年住宅在缎匹库。

民国时期,缎库胡同变为普通民居,小胡同没有了王室的贵气,但增加了很多文化气息,安徽六安人高一涵曾住在这条胡同,民国初年留学日本,1918任北京大学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后任北京中国大学校、武昌中山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任民盟中央委员。当时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和国学大师汤用彤,先后住在这条胡同里。

汤用彤(1893-1964),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有很深厚的国学素养。汤用彤很早就在父亲的教馆中,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又就读于北京顺天学堂与清华学校,接受西式教育。

在清华读书时,青年汤用彤已经有将五千年之中国文化弘扬于世的雄心壮志。1918年汤用彤赴美留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在哈佛期间,因其博学而与陈寅恪、吴宓被称为哈佛三杰1922年汤用彤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国立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教授。从1930年夏开始,汤用彤开始在北京大学长达30余年的执教生涯。

这个时候,汤用彤住进缎库胡同3号院,现在4。这是他父亲汤霖购置的一座大宅院。院门里有座大影壁,影壁左边从一个月亮门可以进入南院。南院有房三间,钱穆曾在那里住过。从南院有道门,直通正院。正院有北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北房后,有座二层小楼,小楼后面是后院,院里有些平房。

汤用彤住在这里的时间,正值盛年,学术上达到了高峰。我们常用学贯中西来赞誉一些学者的博学多识,但用来评价汤用彤先生却是远远不够的。汤用彤不仅对中西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而且精通梵文、巴利文,他在佛学、哲学的研究上也有独到的造诣。

汉魏两晋以来佛学发展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中的难点,研究也一直是空白。汤用彤15的时间,细致梳理中国佛教史中的难点,打通了难关,写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等重要著作,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者的普遍推崇。

季羡林曾评价说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汇通中西……我认为,汤用彤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的公言,绝非我一人之私言。

1948年底,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离京赴美,临走前把北大的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汤用彤。19494月,北京市市长叶剑英任命汤用彤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行校长之职。1951年后,汤用彤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特别是,1918年至1920年,胡适曾住在南池子缎库胡同8号。当时,毛泽东曾到缎库胡同拜访过胡适,两人谈到了出国勤工俭学和湖南的话题。毛泽东走后,胡适在日记里写道:毛泽东来谈湖南事

走进缎库胡同见到一家招待所往北拐就是8号。8号正规的房子似为新翻建,同时院内又搭建了一些房子,似为大杂院。这里曾经是胡适的故居。

20223,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第一批)。这条胡同虽然七拐八拐,但是胡同名牌多,各样的牌子有十一个,也是笔者见过最多的。胡同西口一下子就有三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