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2022-10-05 21:24:08)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六)砂锅居

砂锅居在西城区西四南大街60号,原址在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北京规模最大的砂锅菜肴的老字号,也是相当有名气的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北京八大居之一的砂锅居总店在西四,乾隆六年(1741)开张,最初叫和顺居,用一口明代的特大砂锅,煮卖猪肉,肥美不腻,味道极佳。久而久之,人们则以砂锅居取代原名。声誉经久不衰,它采用了宫廷王府烧、燎、白煮等技法而独树一帜。

砂锅居中华老字号,到2022年已有281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饮食文化,记载和折射了老北京地域文化的演进、发展,装载着清代满族旗人、老北京食俗风尚的事儿,有王府祭祀供煮白肉、砂锅居缸瓦市卖“神余”的“景儿”;更有新老北京餐饮业百年发展的历史变迁。

酸菜白肉最为著名。烧,实为炸,将煮后的猪肉和内脏用油炸制成名菜,外酥里嫩、清香隽永;燎是把带皮的猪肉、肘等,用铁叉叉住在火上翻动,表面上燎起小泡后,用温水浸泡刮去糊皮,再放入砂锅中清水煮熟,切成片蘸调料食用,外皮金黄、肉质白嫩,以糊肘最为盛名;白煮是最富特色的烹饪技法,把上等猪肉洗净放入砂锅,用旺火烧开微火慢煮,汤味浓厚,肉嫩香软、酥烂,去骨去皮切片蘸汁食用。既有王府膳食的细腻,又有北京民间菜肴的质朴,成为北京菜系中官府菜的代表。

当时清宫和王府都有祭祖制度,祭品多用上等全猪制成。在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都赏给更房。后来更夫们与曾在御膳房干过的厨师合作,在缸瓦市附近的定王府更房墙外开店经营砂锅煮白肉,取名和顺居,后迁至缸瓦市路东。因店里使用一口直径约1.3的砂锅煮肉,以后,砂锅居成了店名。开业初期,只是少数官员前来品尝,后来人们不断慕名而来,每天一头猪,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卖完后摘掉幌子关门。当时北京有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到清嘉庆年间,砂锅居已成为北京著名的餐馆之一,每天清晨宾客们便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解放后,砂锅居得到很快发展,1952年,为适应大众口味,增添了用小砂锅炖煮的砂锅白肉、砂锅鸡块、砂锅丸子、砂锅豆腐和什锦砂锅等砂锅菜,受到顾客欢迎。五六十年代,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1972年重新恢复了老字号。1975年增加了一些风味菜,使其既保持原有特色,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1993年进行大规模翻修扩建,1994重张开业。新开业的砂锅居金碧辉煌,古朴典雅,进门有口大砂锅,直径1.20米、高0.76米、重218公斤,堪称砂锅之最。门楣上金匾砂锅居三个大字,功力不凡,为著名书法家徐柏涛先生题写。著名书法家蒋之先生挥毫重墨: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成了砂锅居的珍藏。日渐丰华的砂锅菜、百年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的御笔,都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砂锅白肉是最大特色。精品锅用五花肉配东北酸菜和粉条,肉味浓香,又特别下饭。九转肥肠、干炸小丸子也都是必点菜。火爆腰花、杏仁豆腐、酸菜白肉、豌豆黄、三不沾、爆三样、糟溜鱼片、肉沫烧饼、砂锅三白、烤馒头、糟熘鱼片、砂锅系列,砂锅狮子头、水晶肘、蔬香富贵鸡、国宴狮子头、计司烤鱼等。镇店名菜是砂锅白肉和红烧全家福。

砂锅居的全猪席,原料都取材于一口猪。烹饪方法独特,以满人特有烧、燎、白煮的手法烹制。厨师因材施艺,精彩迭出。整猪的肥肉可制成鲜美绝伦的白肉片;五花肉可制成别具一格的如意卷;猪肝可烧成形若凤凰之晴的风眼肝;猪肠可烧成金黄艳丽的炸鹿尾;猪肉制成泥做干炸小丸子蘸老虎酱,别有一番风味。

特别是砂锅三白,吃时蘸油、蒜泥、腌韭菜花、腐乳汁和辣椒油,汤味浓厚、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当年的大砂锅如今已被小砂锅所取代,尤其是以砂锅白肉为龙头的砂锅系列菜更吸引着中外各界人士,杏仁豆腐也冰凉、解暑。

老北京人的饮食习俗受满人、旗人影响至深,砂锅居是老北京唯一经营满族菜的馆子,两个半世纪的经营史,诠释了老北京吃白肉的食俗文化。

砂锅居经历了200多年的变迁,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今日的砂锅居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新菜精品化,独显菜肴之风范。美食、美器、经典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砂锅文化氛围。关键是价格不算太高,普通大众可以消费。一进门便看见那口标志性的大砂锅,成为见证历史的镇店之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