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三)厉家菜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三)厉家菜
厉家菜在西城区新街口东街东口正对着的羊房胡同里,除了灯箱“羊房11号”和英文厉家菜总店外,没有任何标志,厉家菜的招牌挂在屋内墙上,溥杰题字。餐馆的主人是厉善麟先生,内掌柜是王晓舟女士。这是一家闻名海内外的餐馆,一些外国元首都光临过这里,国内名人也是厉家菜的座上客。
这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厉子嘉后裔的私房菜。厉子嘉是清朝的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御膳房每天的菜单都由他审批,慈禧、皇上吃的菜,他都品尝过。每次看过菜谱,他都牢记在心,回家后一一记下,晚年整理出一套菜谱。
厉家菜的主人名叫厉善麟,是首都经贸大学应用数学的退休教授。他的名片上用繁体字印着:“厉家菜创办人、顾问、教授。”老人不想让别人误以为他只是个厨师。厉家菜也属私房菜。在这个小四合院里,最初每天只做一桌菜,只供十来个人吃,每位食客一律收二百元,另辟一个偏房,加了两小桌,一晚也最多就二十人吃。
厉家菜从宫廷膳食走向世界,厉家传人经历了不懈的努力,最先每周开只一桌,且不能点菜,后来放宽为每周六和周日各一桌,最后又改为每天一桌,即便是这样,预订者也是应接不暇。厉家菜先后在墨尔本、日本等地开设了厉家菜馆,由于在日本的餐厅坚持采用从北京空运原料,因此而赢得了米其林二星美食的殊荣。
厉家菜属宫廷菜,配方和制作技术均为祖传。后来,厉子嘉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厉俊峰,又传给了孙子厉善麟。厉善麟对厨艺烹调极具天才,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营养和自己的体会不断创新。他仿制慈禧日常食用的燕翅席,更加别致:第一道为小菜,有炒咸什、酱黄瓜、虾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凤乾鸡、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枣、炒红果等;第二道为熟菜,有黄焖鱼翅、白扒鲍鱼、软炸鲜贝、浇汁活鱼、烧鸭和清汤燕菜等;第三道是汤和甜食,有鸟鱼蛋鸡汤、炒蛋羹、核桃甜酪等。厉家菜一经问世,很快即引起轰动。在一次参加宴席比赛时,惊震全场观众,评比获第一名。厉家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用味精之类的化学原料,靠的是天然方法。菜馆里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厨具,用的都是火灶。作为宫廷风味菜,它要求选料精,做工细。
厉家菜每天只做晚餐,想要吃,必须提前订位,人均价位在298-2608元之间。为了这一桌席,他们全家要从上午准备到晚上客人来。这里不许点菜,主人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即使这样,依然有人慕名而来。
对于配菜,厉家菜也非常讲究。酿造的东西,一批和另一批总会有误差,所以每次都得去尝,找酸碱比例,没点儿化学知识和计量学知识行吗?
菜品颜色的配合和分布也要讲究,这样,菜端上来就五光十色,呈现造型的美,这里就有老厉当年在建筑系学的知识。
摆桌时谁挨着?怎么搭配好看?大盘小盘如何码?炒、煮、蒸、熘、炸,色差也不能太大,这些美学知识也是老厉在建筑系学来的。这些功夫,都是别家菜不能比的。
厉家菜只有套餐,共十几套,每套从18至22种菜不等。黄焖鱼翅、原汁鲍鱼、京味龙虾和清汤燕菜等等无不令人叫绝。碗筷都有清代餐具的感觉,白色的底盘上面描画着蓝色的图案。糖醋排骨,排骨的块头大小一致,一看便知是精心加工出来的,排骨每人一根,糖和醋放得恰到好处,口感不油腻。
1984年国庆,厉善麟的二女儿厉莉报名参加了“国庆节宴会邀请赛”。两个小时内,厉莉一人做了14道菜,并获得了冠军。1985年4月,厉家菜馆在自己家里开张了,溥杰的“厉家菜”仨字就是那时候题的。1986年,默克石油公司总裁到中国,专门吃了一次厉家菜。他是第一位吃厉家菜的外国人。
厉善麟是正白旗人,正宗八旗子弟,祖父是清末慈禧时期的内务府都统,官拜二品。
大学时厉善麟最喜欢的是非专业的数学。除了教数学、力学外,他还教过基础化学和分析化学。但让他在世界上出名的,却是因为业余爱好做菜。厉善麟是独生子,父母对他很宠爱。他却常常跑到厨房跟厨师学做菜,这样就学到了一些真功夫。在做菜中“学会享受生活”,是厉善麟自己的心得。所以他做菜时,常常会召集孩子们到厨房帮忙。受他的影响,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成了厉家菜的传人。
用英语与外国食客交流,是老人的一大爱好。厉善麟说,比尔·盖茨坐着三轮车来的时候,用英语跟自己聊:“你是数学教授,我大学二年级都没毕业。”老人谦虚道:“你比我强,你有实际经验。”老人说自己的英语是在“辅仁”练就的。以后,厉善麟又考取过北洋大学航空工程系,解放后又拜在了梁思成门下,学习中国建筑。
来吃厉家菜的,什么人都有。但因为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厉善麟都能应对自如。他笑言:在外国人面前不能掉中国人的价。一些老外常会在惊讶之余断定,“你绝不是个厨师。”
厉先生的餐馆就仨人,除他和夫人外,还有他的女儿。他并不想当企业家,更多的是为了弘扬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和饮食艺术。他1943年辅仁大学毕业,当过教授,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夫人毕业于医科大学,是儿科大夫,日语很流利。在餐馆里,当欧美客人来时,厉先生接待,当日本客人光临,便由夫人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