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奥地利】环游维也纳内城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奥地利】环游维也纳内城 作者: CQ-老牛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享誉世界的艺术、文化名城。这里古典音乐艺术气氛浓郁,走出过莫扎特、贝多芬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等重要的音乐大师,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不仅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维也纳已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自13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维也纳曾分别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及统治中心而闻名世界,在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几百年的统治时期,维也纳一度发展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维也纳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亦称第一区,是维也纳的老城区。这里街道狭窄,小石块的路面,纵横交错。带有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宫殿、教堂、博物馆、剧院等主要景点大都聚集于此。是欧洲建筑艺术精华的汇聚地。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内城的主要景点比较集中,步行都可以走到。上图即为我们步行环游的线路图。因我们住的酒店在斯蒂芬大教堂附近,我们就从斯蒂芬大教堂为起点,逆时针方向,在内城里转了一圈,把内城里的主要景点都走到了。
首先游览斯蒂芬大教堂,然后沿格拉本大街,经过黑死病纪念柱、圣伯多禄教堂等景点到西北角的沃蒂夫教堂。再沿环城大道向南经过市政厅广场、特蕾莎广场、英雄广场、霍夫堡等著名景点。继续沿环城大道往东经过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等音乐殿堂。再向南游览卡尔教堂,苏联英雄纪念碑等景点,再转向北游览城市公园(施特劳斯金像)。最后返回到我们住的酒店。
当然,如果要慢慢欣赏,这一圈走下来一天是不够的。实际上我们也不是一天走完的,有的景点还专程去游玩。
下面图片即按我们环游的路线排列,方便大家欣赏。

斯蒂芬大教堂因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是维也纳的象征。教堂塔高136.7米,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斯蒂芬大教堂因离我们入住的酒店很近,我们来这儿游览的次数较多,拍了很有图片,后面会发博专门介绍。

格拉本大街东端的起点就在斯蒂芬大教堂广场,离开斯蒂芬大教堂往西就来到格拉本大街。格拉本大街是维也纳内城的一条著名街道,沿街都是各种品牌店、服装店、餐厅、露天咖啡座等。

街道两边各种风格的建筑非常壮观精美,让人目不暇接。

街道中间还有许多雕塑也非常精致。

这是格拉本大街上有名的黑死病纪念柱。黑死病即鼠疫。在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出现过一次长达6年的鼠疫灾难,导致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349年鼠疫传播到奥地利,导致奥地利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亡。这座黑死病纪念柱始建于1679年,于1693年完工,是巴洛克风格雕塑的代表作之一,也有人称其为欧洲最精美的巴洛克雕塑。纪念柱分为三层,顶端是金光灿灿的圣三位一体像。下面雕刻着一群天使立于云端,代表连接人类和上帝的桥梁,也象征着鼠疫的女巫被天使推向地狱。中间柱身是半跪在地上的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他摘下皇冠,虔诚地向上帝祈求保佑自己的臣民。
黑死病纪念柱旁边是圣伯多禄教堂,这是维也纳著名的罗马天主教堂。是维也纳最华丽漂亮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之一。它在格拉本大街北侧靠里一点,规模不大,被两边的建筑挤在中间,不是很起眼。但据说内部金光闪闪富丽堂皇,从主殿到侧殿,从主祭坛到副祭坛,从华丽的管风琴到考究的讲经台,无不气势磅礴而不失精致。可惜我们没有进去参观。
这座商店大门上的雕像实在太精美了。

继续往西北方向经过苏格兰教堂后来到环城大道。这是拆除旧城墙后在其原址上修建的环城大道,象一枚戒指圈起了以斯蒂芬大教堂和霍夫堡皇宫为中心的维也纳内城。人们形象地称这条道路为戒指路。

环城大道是维也纳有名的观光大道,大道两边的建筑大都建于1861年至1888年之间,集中体现了19世纪后期城市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这是沃蒂夫教堂,是维也纳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堂,位于环城大道外侧,毗邻维也纳大学。相传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在此地遇刺,又奇迹般的康复,为了感谢天主护佑弗兰茨·约瑟夫死里逃生,兴建了这座新哥特式的罗马天主教堂,因其突出的两座尖塔又被称为“双塔教堂”。教堂前装个巨大的广告牌有点煞风景。前面这个大草坪叫弗洛伊德公园。我们坐在这儿休息时女儿在后面给我们老俩口留下了这张照片。

从沃蒂夫教堂往南绕过维也纳大学就来到市政厅广场。维也纳市政厅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
是一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中间一个高高的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一些的侧塔。很遗憾的是中央尖塔正在维修被遮挡住了。相传,当时的非教堂建筑不能超过100米,市政厅中央高塔楼就限制在98米,但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铁人”雕像,最终超过了100米,教会对此也无可奈何。

中间的高塔看不到,只能看看两边的侧塔。侧塔虽然不及中间高塔一半高,但单独拍下来还是感觉挺高的。在蓝天白云映照下显得层次鲜明而壮观。大楼的每个窗棱旁都站立着一个穿戴甲胄的武士塑像。人们把这些雕像称为“市政厅人”。

市政厅广场正对面是城堡剧院,中间隔着环城大道。城堡剧院原是特瑞莎女皇于1741年所建,原址在圣米歇尔广场,1888年后,改建为现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阳神阿波罗与悲剧中的缪斯”。进入大厅后,向左边走是休息区,两旁挂著许多著名演员画像。

顺着环城大道继续向南经过国会大厦,国会大厦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与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1874年开始修建,整栋建筑仿希腊式,素有“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美称。遗憾的是大厦正在整修,整个大厦被遮得严严实实的什么也看不到,只好欣赏一下环城大道的街景。

继续向前来到玛丽亚·特蕾莎广场。这儿有尊大型的特蕾莎雕像群。玛丽亚·特蕾莎·沃尔布加·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一般简称为玛丽亚·特蕾莎(又译特蕾西亚 ),奥地利大公国哈布斯堡王朝大公(1740年10月20日-1780年11月29日),匈牙利、波希米亚的女王,还是克罗地亚、特兰西瓦尼亚、曼图亚、米兰、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奥属尼德兰和帕尔马的君主。

玛丽亚·特蕾莎广场正对面是英雄广场与霍夫堡皇宫。这是维也纳最主要的景点之一。上图为霍夫堡皇宫外门,是弗兰茨一世皇帝时代的产物,完全是由士兵们动手建造的。1824年,这座富丽堂皇的大门专门选在莱比锡大会战(盟军第一次从拿破仑军队手中收复失地)的纪念日落成,以此为弗兰茨皇帝败北雪耻。
穿过霍夫堡皇宫外门,来到气派非凡的英雄广场。英雄广场上有两座铜像分别是纪念.在土耳其人大战中战无不胜的欧根亲王和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上图为英雄广场东侧的新霍夫堡皇宫。

新霍夫堡皇宫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于1881年开建,到1926年,新霍夫堡皇宫建成时,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已经退位八年了。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新霍夫堡皇宫的阳台上宣布奥地利从此与德国合并。如今,新霍夫堡皇宫里面有几家展览馆,其中有人类文化展览馆、乐器展览馆(包括著名音乐家用过的乐器)、武器展览馆。新霍夫堡皇宫的一层,是当前国立图书馆的阅览室和目录检索大厅。

新霍夫堡皇宫左边有一座1840年建造的礼仪大厅,这座1000平方米的大厅是皇帝登基和举办舞会的地方。如今,这里是联合国和其他机构举行大型会议和宴会的地方。

穿过礼仪大厅的走廊,就来到了老霍夫堡皇宫。从13世纪开始,直至1918年君主帝国灭亡,霍夫堡皇宫一直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重要居所。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才演化成了眼下这个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在这所由2500个房间构成的庞大宫殿群内,一共有二十多个世界级的收藏馆,其皇家文化的珍藏,堪称欧洲之最。这是老霍夫堡皇宫的大门,是清晨天刚亮时来拍摄的,几乎没有游人。

现在的霍夫堡是奥地利总统的办公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会展中心。同时还包括众多的艺术品收藏展览,茜茜公主博物馆,奥地利宫廷美术博物馆等。上图是霍夫堡的大门近景,大门两旁有四组大型雕像,非常有气势。

霍夫堡皇宫内非常大。里面还有西班牙骑术学校,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以及广场、咖啡馆、饭店、花园等。国家图书馆也在这里。

这是霍夫堡皇宫内的弗兰兹皇帝广场,广场中央是弗兰茨二世皇帝塑像。这位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为了破灭自称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想当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于1806年主动解散了这个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
漂亮的彩绘石阶。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坐落在维也纳环城大道边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

从国家歌剧院继续沿环城大道往东不远就来到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金色大厅并不在环城大道上,而在环城大道往南的一条支路上。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又最现代化的音乐厅。从1939年开始,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红色的外墙非常醒目,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金色大厅外观没有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出彩,名气也要小得多。在我们国家出名一是因为中央台每年都要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二是我国一些歌唱家或歌星在金色大厅举办过独唱音乐会。其时,只要给钱,谁都可以在金色大厅演出。

金色大厅南边过马路是卡尔广场,广场上有座漂亮的教堂,叫查理教堂,又称卡尔教堂。17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宣布,如果可怕的鼠疫能够停止,他就建造一座教堂。鼠疫结束后,他兑现承诺建造了这座巴洛克式的教堂。查理教堂高达72米的罗马式圆形蓝色拱顶以及两侧高高的浅浮雕的圆柱很吸引人们的眼光。这天,教堂前面的广场上还摆了一架白色的三角钢琴,谁都能上去弹一曲。真不愧是“世界音乐之都”。

从查理教堂到城市公园,顺路可看到这座苏联英雄纪念碑。这是纪念1945年苏联红军从纳粹手中解放奥地利时牺牲的红军战士。纪念碑由苏联和奥地利两国共同建造。纪念碑最上面是手持旗帜和盾牌的红军战士,下层平台上还有两个红军战士。碑后面是弧形的古罗马式廊柱,碑面前是一座喷泉。这次俄乌冲突,不知这座纪念碑遭到破坏没有。不过奥地利是永久中立国,不像其他一些欧洲国家那样反俄。

城市公园其实没什么玩的,就是来看一下施特劳斯拉的金色雕像。这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人的骄傲,当地政府在这儿建了一座施特劳斯拉小提琴的镀金青铜雕像,1921年6月21日雕像落成的仪式上,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如今每到夏季,也时常会有乐团来此演奏。这座雕像成了维也纳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旅游团队必来的景点。





























(以上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前一篇:[转载]袅袅炊烟人世间
后一篇:[转载]荷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