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音乐之都维也纳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人口156万。在2004年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排名中,维也纳名列第三。
2006年4月11日早晨9点半,我们离开林茨,11点半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始了我们盼望已久的维也纳之行。
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都。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玛丽亚·铁列西娅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维也纳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面对多瑙河,让人想起小施特劳斯的著名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那优美的旋律。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而音乐会的第一首曲子规定为老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我们在亚洲饭店吃过午餐,便来到音乐大厅参观,接着又到人民公园游览,和正在演奏小提琴的音乐大师施特劳斯金像一起合影留念。然后,我们来到玛利亚。铁列西娅女王广场,瞻仰铁列西娅女王的铜像和广场两侧的大厦,接着又来到英雄广场,瞻仰古代英雄骑马的铜像和斯特凡大教堂。沿着环行大道,我们又来到市政厅广场,参观市政厅大厦、议会大厦、皇家歌剧院,以及维也纳的街景。
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维也纳为第三个联合国城市。1979年建成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气势雄伟,是许多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它曾是长期称霸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机构所在地;1814年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旷日持久的维也纳会议上施展阴谋诡诈的政治权术;1815年俄、美、奥3国皇帝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力图扑灭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在欧洲大革命的影响下,维也纳发生街垒战,梅特涅逃亡伦敦;1867年成为称雄欧洲的大国奥匈帝国的首都;
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一跃而为德国纳粹的头目,1938年3月率军长驱直入维也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战争期间,全城遭到53次轮番轰炸,不少古典建筑被毁;1955年5月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在“美景宫”会议厅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4国占领状态;1955年10月16日,奥地利议会宣布宪法性法律“永久中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直到下午3:30分,我们才离开维也纳前往匈牙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