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
—北
岳 恒 山 之 奇
我把游览三山五岳看是人生旅途中的幸福享受!
恒山,又称恒岳,位于山西浑源县。恒山别名常山。
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
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
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
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寺创建于北魏后期(约为公元471~523年),现存建筑分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靠西面东,俨若精巧、别致、玲珑剔透的玉雕悬于一幅巨大的屏风上。寺内共有殿宇楼阁40间。南北,有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层叠起,离地百余尺,附于绝壁上,三面环廊国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架栈道相连,高低错落,木制楼梯沟通,迁回曲折,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整个寺面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一种在国内其它寺庙中体会不到的奇险感紧紧地抓住游人的好奇心理。悬空寺内塑像颇多,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共78尊。三圣殿内的泥塑,具有唐、明两代风韵,释迎、韦驮、天女、阿难形体丰满,神彩动人,仙女婀娜、韦驮英武、阿难虔诚,各具风彩。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台流,共居一室,耐人寻味、始祖同堂,堪称中国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话。悬空寺内,有朝殿、会仙府、碧霞宫、纯阳宫、楼台亭、寝宫、梳妆楼、御碑亭等。

恒山称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
恒山左右分峙着两座主峰:东壁,是穿云摩天的天峰岭;西壁,是峻峭巍峨的翠屏山。翠屏山是恒山两座主峰之一。它和天峰岭一样,都属孤山式断层山。那分峙叠出的山峰,一层断崖,一层绿带,煞是好看。山路两侧,怪石嶙峋。窥翠屏一斑,知恒山全貌。
翠屏山下就是金龙峡腹地,两侧沟壁陡直,峡底流水奔泻,谷幽峡深,十分险要。
天峰岭是恒山的另一座主峰。山下有一座小山庄。据说,秦始皇当年复游海上至琅琊,归途中取路恒山到过这里,得名秦止岭。后来,此地修起接官亭,成为道士们迎接皇帝遣臣和地方官吏的地方,又改称停旨岭。

过了停旨岭,就是”十里步云路”。步步登高,可见右前方一壁凌室秀峰上“恒宗”两个赫然醒目的大字。这两个笔力雄浑、镌刻遒劲、高达14米的大字,是明朝人造笔。它俨然成为恒山山门的巨匾,使游人肃然起敬,整襟恭行。
过了大字岭,便可见到4株高达数丈的迎客松,伟岸挺拔,分列在步云山路的两旁,像在彬彬有礼地恭候远到的客人。这是恒山的元老松,它们的种植年代据说在七、八百年前的唐末宋初。传说,那时的恒山,一里一亭,一步一松。然而,恒山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停旨岭上古松已所剩无儿。正因为它们迷人的奇特仪态,也因为它们罕见的长寿高龄,人们争相和它们摄影留念。

由迎客松向上,山势骤见陡峭。山的半途有一处曲径弯道,为虎风口。左手是直泻的深谷,右手是高耸的削壁,其势回环曲折。风从东南来,以口为纳;风从西北来,以口为出。大风不息,声如虎啸,即使是盛夏酷暑,也是凉风嗖嗖。这里是著名的果老岭。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成仙的。他骑着一头日行万里的白驴,巡天度世。每每经过这里,苦于坡陡路滑,徒步牵驴跋涉,留下了许多人畜印痕和斑斑血迹。
顺着果老岭,指点着那许多似人脚、似驴蹄的石子,想象着张果老倒骑白驴入山的姿势,不觉便进入了一个风景秀丽的世界。路南,山花烂漫,棘刺杂陈的深谷,叫紫芝峪,是百药荟萃的宝地。知名的中草药就有100多种,尤以黄芪为最,被称为“北芪”。路北,松屏柏障,凌云欲倾的翠崖叫飞石峰,那莽莽苍苍的气势,宛若一幅浓抹重彩的水墨山河图。峰下有碧霞宫,它北依凌云阁,斗姆官,南接山神庙、疮神祠,东邻纯阳宫、太乙庙,是恒山仅次于主庙规模的古建筑中心。

出了碧霞官,沿飞石峰回首向东,又进入一个松柏掩映的幽静所在。这就是有名的飞石窟。沿着曲径,进入这天然大石窟,窟内东龛,是始建于北魏的北岳寝官和后土夫人庙。寝官南耳殿中,据说有一长达数百里,“进可入仙境,出能回人间”的山洞,叫还元洞。窟内南龛,是一座绿瓦红柱的玲珑小亭--梳妆楼。传说,住在寝宫的北岳大帝夫人每天清晨都要到这里来对镜梳理她美丽的长发。
与飞石窟相毗邻的是夕阳岩,岩面西壁立,孤屏如削,夕阳返照,云成紫雾,缭绕岩前,犹如帷幕,蔚为壮观。离开夕阳岩,折向西行,在青龙殿东南有潜龙泉。传说龙泉云生就要下雨。在刻有“潜龙泉”的小亭下,并列二井,其一水味苦涩,是苦井;而相距不过1米的一眼井,水如甘露,是甜井,这又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啊。据说,恒山上的人们都饮用这口甜井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恒山庙会,三四万游人接踵来饮水。这眼深不过数尺的甜水井却取之下尽,用之不竭。
恒宗大殿是北岳主庙。这座依傍在半山削壁上的大殿,是恒山主峰现存的20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始建于北魏大武年间(424~451年),后经历代修葺,到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才改为寝宫。大殿脚下是一座崇高的山门。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跨进山门,劈面便是坡度为60度的103层石阶。举目仰望,石阶漫漫,殿身巍巍:上方峭壁上,一株古松凌空倒挂,九曲盘亘,气势宏大。登上石阶,进入大殿,正中神龛里端然高坐着的是头戴天平冠,身披朱绫袍的北岳大帝。神座上方,悬挂着康熙皇帝手书的御匾:“化垂悠久”。殿内香烟缭绕,钟磐幽鸣,给人清静超脱之感。步出大殿,殿前有数十面石碑、牌匾,其中,元代铁铸菱形“云牌”,为人们一致称道,堪为恒山文物之珍。

由恒宗大殿到峰顶,有东西二路可通。东路平缓,西径陡峭。恒山最高处的古建筑是会仙府。会仙府位于一个形如弯月的石窟,内塑上、中、下八洞神仙以及福、禄、寿三星。府外东西两侧悬崖,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历代名人称颂恒山的摩崖石刻,各体书法,纷呈异采,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由会仙府起,山势越来越陡峭,山路越来越崎岖,由此可登上恒山之巅--海拔两千多米的天峰岭绝顶。
2012年10月17日 周三 天气晴 从五台山转往恒山。
北岳恒山:第一胜景——悬空寺。
(此文于2013-06-26 18:02:56发表的私密博文)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 [转载]王翰樵:游览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之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