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徐汇-桃江路风貌保护道路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桃江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东起汾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全长444米。
桃江路筑于民国2年(1913年),由法租界公董局越界所筑,初时以法国军官的名字命名为“恩理和路(Route Henri Riviere)”。民国32年(1943年)改名“靖江路”。后因与原闸北区的“京江路”谐音,1980年以湖南省桃江县地名改名为“桃江路”,沿用至今。
桃江路沿路遍植悬铃木、重阳木、枫杨、香樟等,绿树成荫,两侧花园住宅原多为名人政要、富商大贾的府第。道路两端各有街心花园与雕塑,东端与岳阳路、汾阳路、东平路交汇处的花园内有一座俄国诗人普希金纪念碑,西端与乌鲁木齐南路交汇处的街心花园中是一座由两位少女组成的“舞者”造型雕塑。
桃江路7号为原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兼法租界公董局总董梅理霭(Jacques Meyrier)早期官邸之一。建筑为一幢3层西式风格洋房,鹅卵石深灰色外立面,院内带花园,二楼带露台。
桃江路15号为原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陈继承寓址。陈继承在国府军界有“八大金刚”之称,其军政生涯源于黄埔军校。1924年5月,陈继承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教授部战术教官,后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主持中央军校日常工作。因其长达五年的教育长经历,以致许多高级将官都曾为其学生,见面均称其“老师”,有“黄埔儒将”之称。
桃江路25号为原德国驻沪领事住宅,建于1927年,为一幢德国式折衷主义花园洋房,假三层砖木结构;1949年后,该住宅归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由院士周仁夫妇用自家地处长宁区别墅置换后入住。周仁出身于豪门望族,其祖母是盛宣怀的姐姐,其姐夫是蔡元培;夫人聂其璧,其母是曾国藩的女儿曾纪芬,父亲聂缉椝是晚清时上海的道台(即现在的市长)。1923年,聂其璧结婚,尚在闺阁的宋美龄担任傧相。因曾纪芬的缘故,该建筑也被称为“曾国藩孙女旧居”。
桃江路30号为一处私宅花园洋房,据说其早期的主人是一名法国投资商,曾一度经营逸园跑狗场,这里曾居住过一批跑狗场的职员。该建筑是一幢独立式3层花园住宅,建于1925年,新古典主义风格。上世纪50年代,上海中国画院曾设在此处,现由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使用。
桃江路31号为原美孚石油公司柯尼西(管理中国业务的三位总经理之一)住宅,后为上海警察局长宣铁吾寓所。宣铁吾是浙江诸暨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曾为陆军中将。此人与蒋介石和蒋经国私交融洽,深受信任。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上海市警察局局长。该建筑为一幢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前后,假三层砖木结构,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462平方米。
桃江路39号曾是蒋介石侍卫官俞济时的上海寓所。建于1923年,西方古典式花园住宅,建筑面积666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立面竖三段式划分,二层为卧入式阳台,立宝瓶栏杆。左右两侧墙面圆形外凸,红瓦双坡顶开老虎窗,檐口下有几何线条装饰。俞济时为浙江奉化人,曾任国民党政府中将军官,蒋介石的嫡系,又曾担任过蒋介石侍从室主任,与蒋的关系十分密切。1949年后,该住宅曾由徐汇区财政局等使用,现改建为餐厅。
桃江路45号原为“德侨所住”,1945年后,收归国有。宋庆龄曾在这居住生活4年。1945年11月,宋庆龄从重庆返回上海,将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寓所辟作孙中山永久纪念地,国民政府遂将靖江路45号(今桃江路45号)寓所拨给宋庆龄居住。
建筑为一幢带有英伦风格的花园住宅,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L”型布局,正立面竖三段划分,自南向北层层跌落,西侧二层出挑,下有三角形支撑结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