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2022-07-10 21:37:15)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作者:正道-直行

汾阳路位于上海徐汇区,大体呈南北走向,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岳阳路、桃江路,全长815米。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筑于1902年,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初为泥土路,1904加铺石子。当时以法国驻华公使“毕勋”之名命名为“毕勋路”,1943年以山西省汾阳县地名更名为“汾阳路”。道路两旁种植悬铃木,沿途多为花园住宅。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岳阳路、桃江路等道路交汇处有一处三角花园,园内矗立着一尊普希金铜像。1937年,旅沪俄侨为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集资建造铜像。后因损毁,分别于1947年、1987年两次在原址上重建。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6号为“上音歌剧院”,地处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阳路的交界处,是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是以歌剧为特色,集多门类演出与教学为一体的世界一流歌剧院。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93号为“罗伯特•赫德旧居”,亦为“中国海关上海俱乐部”旧址。其建于1898年,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建筑面积478平方米,属英国早期殖民地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旧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是来自英国的罗伯特•赫德,其在任期间,聘用西籍人士担任高级职员,并建造该俱乐部供员工闲暇时娱乐。19942月该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网络照片)



汾阳路20号为上海音乐学院,内有优秀历史建筑“犹太俱乐部”旧址,为两座建筑均为假三层的花园住宅,建成于1932年,当时为在沪俄籍犹太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礼堂办公楼。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第一所音乐高等学府,前身为1927年成立的国立音乐学院,创办人及首任院长是蔡元培先生。校内另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网络照片)



汾阳路45号为“海关税务司住宅”、“丁贵堂住宅”旧址,建于1932年,为3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36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屋顶为红色筒瓦,正立面竖三段划分,是上海近代西班牙住宅建筑的典范。这里原系海关税务司官邸,后来由海关副总税务丁贵堂居住。1949年后一度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现为汾阳花园酒店用房。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网络照片)



汾阳路61号为“原美商上海电话公司”旧址,始建于1927年, 193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1949年后,作为上海市内电话局办公场所,现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南区局汾阳分局办公之用。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79号为“法国公董局董事住宅”旧址,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于1905年,是一幢法国盛期文艺复兴式的典型住宅,建筑强调水平线条,采用古典柱式,外形带有18世纪欧洲城堡风格,地上二层半,下筑半层于地下,沿大门前左右双抱的露天阶梯,可登上一楼平台,进入正门。因为建筑外墙立面全是白色,故俗称“海上小白宫”。1932年后,这里曾是日本驻华大使馆。1945年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监察院江苏监察使署,之后,又作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室地址。 1980年,上海市工艺品研究所在大楼内设立“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8310号楼为“三德堂”、“犹太医院”旧址,现为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建筑为砖混结构,1942年建。外观主立面对称构图,具有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特征。1934年,上海“犹太圣裔社”依靠犹太富商嘉道里(与沙逊、哈同等齐名的犹太财团)的资助,设立“上海圣裔社医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俄国犹太人,接管该医院,并迁往“毕勋路”,更名为“上海犹太医院”。1952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150号原系法商私宅,建于1930年, 2层,混合结构,为一幢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官邸式花园住宅,建筑外墙、螺旋形楼梯,都是一体白色,犹如一架银白色的钢琴,搭配绿荫花丛,谧静高雅,人称“白宫”。上世纪40年代曾为白崇禧在上海的住宅,被称作“白公馆”。后被用作“宝莱纳餐厅”、“仙炙轩日式餐厅”、上海越剧院“越友酒家”等,现为“上海沪剧院”新址。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汾阳路152-154号、156-158 为“并立花园”住宅,坐落于普希金街心花园旁,两楼建于1930年,属于德国式双联体花园住宅。建筑立面简洁对称,舒朗大方。该住宅最早为“大东电报公司”高级职员以及“吉星洋行”、“太古洋行”外籍职员等居住。后曾作为戴笠私人官邸。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网络照片)



上海徐汇-汾阳路风貌保护道路



因受疫情影响,有些区域进出不便,故本文引用四张网络照片,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