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欧洲之旅,“城中之国”梵蒂冈游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欧洲之旅,“城中之国”梵蒂冈游记作者:华油冠宇
欧洲之旅,“城中之国”梵蒂冈游记
~国土虽小,圣彼得大教堂全球最大、最辉煌
2014年5月14晨,从意大利博洛尼亚出发,向首都罗马前进,临近中午时分,已抵意大利首都罗马。李旻华领队带领我们先去吃饭。
下午2时步行进入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但见游人众多,广场内各个角落都聚集了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群。我们是前来参观圣彼得大教堂的,只好尾随着前面的排队人群,逐步地慢慢移动。经过了四十分钟的努力,我们才进入了大教堂的雄伟、神圣之门,经安检之后,才得已进入内部参观。
为了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李旻桦领队又从当地请了一个中文女导游,此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耳机听话设备,她一讲解,我们便可收听。
在梵蒂冈这个小国里,却有着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修建这座大教堂用了120年的时间,倾尽了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建筑师、艺术家的毕生心血。
圣彼得大教堂内部是一座艺术宝库,保存着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诸多艺术家的壁画与雕刻。其中最不可错过的是三大珍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及其设计的圣彼得宝座。
1、步入教堂中心通过长长的走廊
,另一头就是贝尼尼的作品——青铜华盖。
在大圆顶下方祭台上的青铜华盖,由四根近20米高的螺旋形铜柱撑起,有5层楼那么高。华盖正中镶着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鸽,光芒四射,耀人眼目。四角雕刻着守护天使。华盖上面又有四根凤尾状的铜柱,柱头合拢,顶端支撑着一个镀金青铜球体和十字架。祭台四周围着99盏长明灯,只有教皇才能在祭坛上举行弥撒。
2、
进大门右手边的小厅里就是《哀悼基督》。
这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
正殿的最里边的是圣彼得宝座。
由一把宽大的镀铜木椅和金光四射的巨大青铜雕塑群组成。椅背上是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而宝座上方有许多小天使围绕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这是一块镶着鸽子的圆形彩色玻璃,透射着阳光。
基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
3、
这是教堂另一个奇迹——巨大的穹顶。这个由米开朗基罗的设计的中央圆顶,高119米,直径42米,据说米大师为了设计这个穹顶,还特别去佛罗伦萨学习了圣母百花教堂的穹顶。
教堂内部非常开阔,宏伟壮丽,内部满是壁画、雕刻,美轮美奂,华丽至极。
今天参观者甚多,这是从全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我对梵蒂冈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的想往已经多年,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愿望。
临近下午4时,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出了圣彼得大教堂。在圣彼得广场,再度领略了有320吨重,20多米高的方尖碑的雄姿。梵蒂冈,国土面积虽小,其教堂之大,却是世界之最。
梵蒂冈简介: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140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城中之国”。
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首脑,有最高的立法、、司法、行政权,自称“基督在世代表”。
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博物馆、公园及几条道路组成。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是世界天主教中心。有自己的卫队、公共事业机构和银行等,其发行的货币和邮票可在意大利
流通和使用。
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宗教银行盈利、向教皇赠送的贡品、教徒捐款等。在国外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
梵蒂冈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拥有许多世上重要的作品。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在梵蒂冈这个小国里,却有着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修建这座大教堂用了120年的时间,倾尽了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建筑师、艺术家的毕生心血。
这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
正殿的最里边的是圣彼得宝座。
![[转载]欧洲之旅,“城中之国”梵蒂冈游记 [转载]欧洲之旅,“城中之国”梵蒂冈游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今天参观者甚多,这是从全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我对梵蒂冈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的想往已经多年,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愿望。
临近下午4时,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出了圣彼得大教堂。在圣彼得广场,再度领略了有320吨重,20多米高的方尖碑的雄姿。梵蒂冈,国土面积虽小,其教堂之大,却是世界之最。
前一篇:[转载]布达佩斯掠影
后一篇:[转载]四川泸定县,泸定桥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