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我有幸时隔十年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蓉城。这时节的成都春暖花开,百花争艳,鸟语花香。我们下榻的地方被安排到了据说离浣花溪不远的地方,景色优美,很有田园风光,我们居住的小院名叫梅花,院落里种植几株各式各样的花草,象是铁树,发财树之类,很雅致。周围有梅林,菜地之类的休闲场所。虽然离市区较远,但也另有一番情趣。
那几天一到晚上,夜雨不断,睡在床上竟有些冷意。再加上换床睡不安稳,所以时时被夜雨惊醒,一时也不能入眠,只有任思绪随着细雨飞入那遥远的时空当中,此刻自然想到了杜甫。
因为根据我们住地名片的提示,说是离浣花溪不远,当然离草堂也不会太远。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千三百多年前,也是离我不远的浣花溪旁的一个雨夜,年老力衰的杜甫手持拐杖追赶调皮的南村群童,那阴冷的秋风把破草屋顶掀起,吹落了很多茅草,杜甫一家人在黑暗的漫漫雨夜中的破屋里淋雨受冻盼望天明的情形。安得广厦千万间,这是诗人多大的胸怀!我默默地背诵着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怀着千年前诗人的情怀。
杜甫关于夜雨的诗一时都飘进了我的脑海里。《春夜喜雨》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特别喜爱这首诗,以致于在初中一年级时一天竟来了兴致,自己把它编成了歌,唱给自己听。我现在还会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在成都几年写了不少诗,我都很喜欢。索性都回忆一遍,大致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有“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后来我又想起来《三吏三别》里的诗句和诗里描绘的石壕村夜里抓人的情景,仿佛听到了一千多年前传来的酷吏们的抓人的呼喊声和老妇求情的哭泣声,那穿越时空的声音是那么真切,在漫长的雨夜,就这样让思绪飞扬,感觉和一千年前的诗圣杜甫有了心灵的交流,这是因为他的诗的灵魂虽经千年还在并将永远活下去。就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什么时间竟睡着了。
![[转载]浣花溪畔感怀杜甫 [转载]浣花溪畔感怀杜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浣花溪畔感怀杜甫 [转载]浣花溪畔感怀杜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