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语文课堂的“眼睛”
(2019-11-23 12:41:25)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邱荣珍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一个极普遍却不容忽视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只要是公开课,必用多媒体,似乎没有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自己的课堂不现代化,没有新课程理念。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本无可非议,因为多媒体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直观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运用多媒体后,老师们却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弃之不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多媒体屏幕可以完全取代黑板和粉笔吗?传统的板书设计没有存在的必要吗?
一、板书设计——语文教学的“眼睛”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板书是课堂教学这一系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堂课的“眼睛”。 一则好的板书设计,能够对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一则漂亮的板书,能够唤起学生美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王松泉说过: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
王教授的这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语文板书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具生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板书设计,因为其新颖别致、新鲜活泼的特点,能给学生以视觉美感和新奇感,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兴趣,且能提纲挈领地把握住教学重点。
精美的板书设计,还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一个语文老师,就应该要具备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的基本功。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对板书的认识是“准确规范,美观大方”,一笔一画,规范准确的板书,对学生的写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二、板书设计——使你的语文课堂“靓”起来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一个没有板书的语文课堂犹如一个盲人,失去了亮丽和色彩。
既然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中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语文课堂的板书,如何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安上一对明亮的“眼睛”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 体现重点
一堂好的课,要求我们能够落实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落实,除了通过讲解分析、讨论探究、质疑问难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板书设计这一教学手段和策略。
心理学实验证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眼睛,以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分析,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记忆公式是这样的:
记忆=视觉85%+听觉10%+触觉5%
这公式说明视觉在记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就是知识存储记忆的过程。那么,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主要内容,就应该充分调动在记忆中占85%的视觉功能。这时,就应该根据学生记忆的特殊现象,选择“板书”这一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板书将课堂的主要内容展示给学生,以达到使学生掌握课堂主要内容的目的。同时,单次的视觉记忆又是很容易遗忘的,被学生做成笔记的板书非常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复习巩固,达到一见板书就犹如重新上了这堂课的效果,知识的掌握必将深刻。
在教学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时,我首先考虑到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因而在介绍了安徒生的有关情况后,就将作家写在作品的下面,并在括号里写上国别,以便于学生掌握记忆。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逐一完成了以下板书设计:(板书,没法显示)
应该说,以上的板书对课文内容的揭示是比较完整的,体现了文章的重点:丑小鸭因为心中有理想,经历种种磨难,经过不懈追求,终于变成美丽、纯洁的白天鹅,赢得了人们的赞美。最后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通过上课过程中的认真听课、阅读品味,加上老师板书的启发,很好地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重点。
(二)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所以在设计板书时要尽量辐射出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词人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我首先让学生背诵他们已经学习过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然后叫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很多同学在品读的时候都能抓住词人在词中所流露出来的无限孤寂、悲凄的愁苦之情。根据同学们的谈论,我追问:“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词的感情基调吗?”同学们的回答完全是自己预设中的——愁。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愁”字。又追问,李清照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愁绪,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李清照的生平了解词人的词作基调,学生马上理解了李清照的词风,时机成熟,就引导学生品读《武陵春》,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武陵春》里面是否表达了词人的“愁绪”呢?如果有,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
学生发言积极,品读也很到位。于是根据学生的品味,我一边进行必要的补充,一边完成板书,就形成了以下的设计:(板书,没法显示)
在这里,板书的作用已经完全突现出来了,心中的一个“愁”字,两肩上的“倦梳头”和“泪先流”表达词人内心的哀伤,“载不动”置于轻舟中,说明词人心中的愁绪之深、之重,以致于一叶轻舟难于承载。整个板书形象地表现出了词作的主题和感情基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的。
我发现不少的同学看了这个板书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从他们的表情里面,我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同时也深深地明白:一个富有艺术的板书是多么的重要。
(三)形象艺术 激发兴趣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如果让学生老是看一成不变的板书,学生就会很快厌烦,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板书时,就要考虑板书的新颖性、形象性和艺术性,不时给学生以新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斑羚飞渡》,设计板书时,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
说明:“斑羚群”、“年轻斑羚”用绿色粉笔,代表生命;“(老斑羚)”用红色,代表着死亡和牺牲精神;飞渡的箭头用彩色,蕴涵着彩虹、生命的美丽。
这个板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斑羚飞渡的过程及斑羚在逃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板书既是一门学问,亦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特长,各显神通,灵活设计。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板书设计“靓”起来,在教学中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总之,一则则内容精确,充满了形象性和艺术性的板书,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增色生辉,它不仅对教师的讲述起着提纲挈领、加深印象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智能,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