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减少投资幸存性误差

标签:
股票金融投资财经房产 |
实际上,投资的目标就是获取资产从被低估到合理重估的那部分收益,当然也许是合理估值到高估的过程也是一段收益,至少是短期可能获得的,但这是判断市场情绪带来的收益,不是价值的收益。这个过程是我们对经济活动规律的认知基础上,加以总结转化的行为,因此,认知的样本越大,准确率越高。
幸存者偏差是指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信息的总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判断就会失误,因为样本不全。市场对成功的企业或者上涨的产生,通常会有较多的分析和总结,但对于失败的企业缺乏有效总结,很多被解释为受周期因素、自身因素、市场因素等等的影响。在投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与规律进行应用,但这是片面的总结结果,很难用来准确判断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未来的趋势,样本的片面造成了判断的失误
影响股价的各种因素中,核心要素还是公司基本面的认识,尤其是持续盈利的能力,白酒为什么总是被那么多机构看好,其实就是盈利的持续性,这个是避免投资主观偏差的主要手段。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产业分工,从而形成更细分的产业链条,比如新能源,就会分为零部件、电池、整车等,甚至电池都分为原料锂、正极和阴极等,优质的投资标的,这个企业应该能够不断地产生效益和外延链条。从长期历史案例来看,优秀公司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毛利率超过20%、ROE超过10%的企业,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目标。
股票估值的底更多地融合了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理解,而顶则代表投资者的交易热情,这种规律是有惯性的。如果你的盈利不是研究的结果,而是随机的结果,而且这部分结果通常是超越基本估值的额外收益或额外风险,就说明你的总结和应用是样本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