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12日:100vs2000,芯片一个例子

(2023-06-12 10:43:51)
标签:

财经

房产

股票

金融

投资

6月12日:100vs2000,芯片一个例子

 

    芯片有多难,说一个身边的例子。周末接触到一个朋友,推销他们公司的芯片,大致是55纳米水平,由中芯代工的,恰好在座的朋友一个人在工作中有使用此类芯片,就讨论起来。简单总结,大致指标对比就是同样的进口芯片是16通道的,朋友生产的是4通道的,成本呢,进口是100多块钱,而朋友生产的是2000多块钱,大致这个对比。可见攻克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还要多么努力,应该说,得花大力气。

    从成本来看,我觉得这是个死循环,赚不到钱,没有资金发展,越发落后,越难盈利。只能有一条路线,就是跟平台经济一样,先烧钱培养市场,到一定程度,实现盈利,但是这个路线也有个问题,就是半导体芯片这个产业耗资之大,平台经济与其相比,就是芝麻和西瓜的区别,已经超出了市场的承受力。我们也讨论探讨了下,如何才能发展,朋友很淳朴地感叹,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必须有人能高价买,以10几倍的高价买,持续买,产业才能追赶上去。这也是前段时间哲库解散的根本原因,设计出来生产不出来,生产出来成本太高,失去了市场价值,也就没有内生动力了。

    所以,还是应客观认识到这个产业的难度,这是一个从原料、软件、设备到生产工艺都需要突破的产业,而且这个技术跨越需要多产业并行提升,并不单单是电子产业,也包括装备制造、材料、软件、化工等等行业。因此,集成电路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应当时刻保持动力和清醒,采购环节上的支持,可能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