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铁物2016-2018年编年史:168亿债券是如何成为化解危机典范的

(2019-01-30 07:48:18)
标签:

财经

房产

股票

金融

投资

杂谈

分类: 财经与投资
应读者要求,作为昨天文章的补充,将历程进行罗列,但这一案例的焦点并不在历程,而在于后续为什么要将包袱甩给上市,不过无论如何,这个操作还是值得鉴赏的:
 

    “中国铁物项目可作为未来央企危机化解的典范,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长城资产总裁周礼耀20181226如是说。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在央企中名不见经传,在高铁修建浪潮下,远不如铁道部改组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铁建出名,但其出身也系出名门,集团的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而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物)是由中国铁路物资集团的核心资产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物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铁路物资供应服务提供商,2010-2012年连续3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公司在2012年尝试AIPO,后因钢铁市场波动影响不满足上市条件而主动撤回申请。但就这样一家公司,自2009年至2013年,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违规开展大量钢材、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融资性贸易,风险应对处置不力,造成巨额损失。2013年年报披露中国铁物净利润已亏损76.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2%

中国铁物也尝试进行自救,2014年,股东增资18亿元,剥离13家资不抵债或接近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这一做法除了使负债率降到88%外,并无实质收益,只是账面多了232亿其他应收款。之后两年,中国铁物通过发债勉强支撑,但相当于饮鸩止渴,至2015年底,公司负债达549.9亿元,净资产为-98.5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同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676.70亿元,亏损-36.12亿元,也就是说未来也没有盈利前景能够及时偿还债务。(注:部分数据及信息引自21世纪报道,下同)

对于中国铁物的这种情况,中国诚通、长城资产强力介入,开启资产处理模式,将中国铁物拉出了深坑,看看这一具有央企特色的典范式操作:

12016411,公司公告“正在对下一步的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存续的168亿债券暂停交易,这是继天威、二重、中钢之后的又一信用风险事件,由于公司评级高、涉及投资者多等特点,迅速在债券市场掀起了波澜。

22016429,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将中国铁物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进行托管,并对中国铁物管理层进行改组,由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兼任中国铁物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任。

    3.以201645为债务重组基准日,中国铁物核算总计应偿还债务约350亿元,其中私募债100亿元、公募债68亿元、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178亿元。

    420168月,公司公募的68亿元兑付完毕,兑付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盘活土地资产,如北京卢沟桥丽泽铁物大厦项目、成都泰博房地产项目,变现部分股权投资项目,清收回款19.9亿等方式,以及诚通集团的支持。

520161215,中国长城资产设计出了可行的重组思路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在与中国信达、工商银行、九鼎集团等多家对手的竞争中获胜,与中国铁物、中国诚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62017119,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铁物、中国诚通签署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开始着手实施债务重组。

    7201726,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诚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问题企业和问题资产重组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处理中国铁物的债务问题。

8.执行收购债权。长城资产出资收购了10余家机构持有的总计17.6亿元的私募债,以应对私募债中的资管计划的兑付要求,也是为债务重组方案的通过减少阻力。

9.长城资产为中国铁物提供授信资金支持100亿元,以使银行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同意债务展期。

10.经与债权人艰苦谈判,“本金安全 部分还债 留债展期 利率优惠 转股选择权”的债务重组方案出炉。178亿元银行债务,在两年内偿还约30%本金,剩余债务展期5年;100亿元尚未到期的私募债,2017年偿还15%本金,剩余部分展期2年,到期后一次性偿还。综合利率下浮70%,银行债及私募债均预留了债转股选择权。

    112017年末,由于债务成功展期,中国铁物获得喘息机会,经营进入正常轨道,年末负债总额474.9亿元,资产负债率降为77.1%

1220181225,长城资产与中国铁物签署了债转股的一系列协议。中国铁物将子公司中铁物晟的66%股权对外转让,长城资产出资20亿元与中国铁物、中国诚通共同组建芜湖长茂投资基金,引领其他机构认购剩余份额。最终筹集70.5亿元,构成是:芜湖长茂投资30亿元、国调基金20亿元、工银投资10亿元、农银投资5亿元、民生银行3亿元、招商银行2亿元和伊敦基金0.5亿元。通过债转股,堵上银行展期后仍存在的部分偿债资金缺口。

至此,中国铁物的债务危机解除,逐步走上正轨,下一步目标估计是借壳上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