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2019-06-20 18:30:02)
标签:
教育历史 |
分类: 公开示范课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鸦滩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有:
知识与能力:
2.通过回忆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一国两制”历史含义的讨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归纳历史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念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视频《公元1997》。
学生看视频后,教师出示问题: 1997年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在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会回答出:1997年香港回归了。
二、感知史实、提升能力
(一)第一篇章
多媒体显示1920年的香港社会图片。小平同志于1920年踏上香港。可是此时的香港已被英国殖民。怎么回事呢?
多媒体显示香港动态地图,教师讲述香港问题的由来。
过渡:三个条约让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祖国母亲和香港从此骨肉分离。
教师展示澳门被侵占的图示,播放《七子之歌一澳门》视频。
接着教师展示问题:什么原因造成香港、澳门与祖国的别离?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过渡:落后就要挨打。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下,祖国母亲痛失七子,而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一直成为这位16岁少年的心结。面对中华民族的耻辱,年轻的邓小平毅然投身革命,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二)第二篇章
多媒体显示图片:邓小平和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谈判的图片。
教师出示问题:邓小平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在1999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邓小平为什么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过渡:双方在经过22轮长达两年的谈判后,于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9 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多媒体显示问题:
(1)
(2)
(3)
(4)
(5)
(6)
(7)
(8)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一起解决问题。
教师重点解读“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是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过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首先针对的是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三)第三篇章
教师引言: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个让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
(四)第四篇章
教师出示问题:
面对回归,撒切尔夫人说:“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实难性的影响。”也有人说香港回归以后会很快成为一个“毫无活力的死港”,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后是否保持了现有的繁荣呢?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較师接着出示以下两则材料:
自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项项“挺港”“惠港”政策,香港的国际收支都保持着较大规模的盈余,外汇储备自回归后一直都在增加。截至2014年2月,以3334亿美元居全球第八。
截至2015年1月底,祖国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达374000多个,自回归以来内地利用港贵达7578.6 亿美元。------北京投资促进局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综述: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一直实施着“港人治港”的原则,克服了重重困难,依然挺立潮头,保持着世界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祖国和人民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强大后盾,同样,当祖国和人民遇到危难时,香港同胞也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
多媒体出示一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的图片。
小结:百年的国耻终于洗雪了,百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百年的沧桑终于结束了。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完全融人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和澳门]的繁荣发展,使“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相信,台湾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也终将顺利解决,到那时,我们一定会让心系祖国的老人在九泉之下完全释放心结,在睡梦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笑容!
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活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