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中的历史核心素养

标签:
教育历史 |
分类: 教育论文 |
试卷中的历史核心素养
鸦滩初级中学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选用的是《皖智教育》机构的试题研究成果,考察的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0课的内容。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90分钟,题型设计模仿中考,分值分布为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组合列举题4小题共8分、辨析改错题4小题共8分、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28分、活动与探究题1小题共16分。采用闭卷方式考察。
综观整份试卷,命题原则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注重反映学生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侧重点在注重考察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核心素养的养成上。
1.时空观念的养成
历史的时空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这份试卷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http://s12/mw690/007jRhyszy7p8IV9khReb&690等题目更多的注重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
http://s3/mw690/007jRhyszy7p8J1tblE72&690
以上这些试题的设计此重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依据可靠的史料,突破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
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
二、 考察结果情况分析:
单项选择题人均得分为33.3分。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7题,“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两个概念学生很难辨别。从个人层面应是“皇帝独尊”,从制度层面应是“皇权至上”。
组合列举题人均得分为6.5分。主要原因为概念记忆不清。
辨别改错题人均得分为6.3分。主要错误发生在第三小题“周代”的概念理解,大多数学生将其改为“周朝”。
材料解析题人均得分为21.5分。其中第23题的第(2)小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影响’?”,学生在答题时没有分角度回答,或者没有搞清楚“绝大影响”和“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的区别。第24题的第(2)小题“根据图1、图2分析,‘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许多学生并未抓住“根据图1、图2分析”这一提示语,答案超出了题目要求作答的范围。
活动与探究题人均得分为11.8分。主要错误在“黄帝”的书写上, “分封制”理解上,歌谣补充格式上。
总体上,试题难度不太大,大部分学生记忆背诵情况良好,最高分98分,90分以上的学生接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