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Whatcanyoudo?ALet’slearn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日志 |
|
教学内容 |
|
|
|||
|
内容分析 |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节词汇课。本课的主题是课余文化活动,主线是“我能做某事”,主要教学内容是A部分的Let’s learn板块,其中的动词及动词短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语言表达的兴趣。 本部分学生学习的词汇是:dance, sing English songs, do kung fu, play the piano, draw cartoons。教材通过Miss White和Mike的对话以及学生参与不同课余文化活动的图片呈现了词汇的词形和意义。 |
||||
|
学情分析 |
虽然本课中出现的动词短语比较多,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之前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初步掌握了自然拼读法,基本可以做到“见词能读”,所以掌握并运用本课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困难。 |
||||
|
教 学 目 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词组:dance, sing English songs, do kung fu, play the piano, draw cartoons。 2. 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上述单词或词组。 3. 学生能够完成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调查。 (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目标 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文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2. 学生能够了解琵琶、武术这几种彰显中国文化的文娱活动形式。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学习。 |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学生对核心单词或词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1. 词汇cartoon的正确发音。 2. 学生可以不拘泥于本课核心单词或词组,灵活运用新旧知完成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调查。 |
||||
|
重难点突破方案 |
1. 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再通过拆分:car-too-n帮助学生掌握cartoon的读音。 2. 依据“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语境来帮助学生感知、学习词汇,并提供层层深入的语用活动,帮助学生内化巩固词汇。通过课堂伊始的头脑风暴,唤醒学生的语言储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料,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核心单词或词组,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完成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调查。 |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和录音带、 词卡。
|
||||
|
|
|
||||
|
1. 热身及导入 出示钟表,显示放学时间,创设“放学了”的情景,发布“今天没有作业”的好消息,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do?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及操练 (1)出示张鹏等人的头像,通过提问自然导入词汇学习。 T: What can they do? (2)逐一出示图片,进一步揭示答案,然后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教学时适当放手让学生根据字母的发音拼读新词。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板书重点句型和词汇。 在教学cartoon时,可以把单词拆分成car-too-n引导学生掌握该词的读音。 在教学play the pipa时,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一些中西方乐器,如:erhu, guzheng, piano, violin等。 (3)再次出示张鹏等人的头像,引导学生通过问答,在猜测活动中回顾Sarah, Zhang Peng, Chen Jie, Mike分别会进行哪些课余文化活动。 T: What can he/she/they do? S1: He/She/They can draw cartoons. (4)引导学生在核心词组中选择出自己会进行的课余文化活动,并进行表达。 T: What can you do? S1: I can sing English songs. S2: I can do some kung fu. ... (5)引导一名学生通过对话了解教师本人将会进行的课余文化活动,同时为其他学生进行对话的示范,然后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类似的谈话,了解对方将会进行的课余文化活动。 S1: What can you do? S2: I can sing English songs. How about you? S2: I can do some kung fu. 设计意图:依据“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语境来帮助学生感知、学习词汇,并提供层层深入的语用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词汇。其间,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再通过拆分:car-too-n帮助学生掌握cartoon的读音,化解难点。 3. 巩固拓展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了解更多学生课余将会进行什么文娱活动。 教师与一名学生先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填写调查表。鼓励学生回答出表格中没有出现的文娱活动名称,要求调查者要及时将其(单词)记录在表格上。 师生示范后,请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调查并完成表格。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用活动。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情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能说,也激发了学生们的表达热情,使学生乐于调动新旧词汇进行自主表达。 |
|
||||
|
作业布置 |
询问并记录你三个好朋友将会进行的课余文娱活动,并将其课余生活介绍给自己的父母。 设计意图:结合口头、笔头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在课外巩固本课核心内容,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
|
||||
|
板书设计 |
整个板书简单明了地呈现了本课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中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小组间通过加分、减分累积分数。各小组所获得分数可以兑换成课外活动的时间,在今后的练习课上使用。 |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首先,在回答
总之,本案例突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的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