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书《问养生帖》

分类: 苏轼书画作品、理论及文房四宝 |
释文: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何谓“和”?曰:“子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而物不以为病,其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变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极也。使此二极者,相寻而狎至,则人之死久矣。”何谓“安”?曰:“吾尝自牢山浮海达于淮,遇大风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惟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故凡病我者,举非物也。食中有蛆,人之见者必呕也,其不见而食者,未尝呕也。请察其所从生。论八珍者必咽,言粪秽者必唾。二者未尝与我接也,唾与咽何从生哉?果生于物乎?果生于我乎?知其生于我也,则虽与之接而不变,安之至也。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吴子,古之静者也。其观于物也,审矣。是以私识其言,而时省观焉。
前一篇: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后一篇:苏轼文集·杂著·问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