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风

(2020-03-16 16:06:28)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国学经典
周南
关雎
  关关鸟鸣声,一说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水鸟名,即王鴡,鱼鹰),在河之洲(水中的陆地)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好,善良)女,君子好逑(“仇”的假借字,匹配,配偶)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左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思服(思念。服,想)悠哉悠哉(意为“悠悠”,谓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哉,语气助词)辗转(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此处有亲近之意,句谓用琴瑟来亲近“淑女”)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择取,挑选)之。窈窕淑女,钟鼓(鸣钟击鼓)(使……快乐)之。
  木石曰:这是一首男追女的恋歌。一位青年男子见到一位采摘荇菜的姑娘,对她一见倾心,而后男子朝思暮想、备受煎熬。为了得到姑娘的芳心,男子想了许多友好的办法。孔子编辑《诗经》时将其置于篇首,认为这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诗中的男子有追求女子的快乐,但“发乎情,止乎礼”,不过分;男子也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哀怨和痛苦,但并不悲观,情感处理合于中道。食男女是人之大欲,夫妇为人伦之始,所以人对欲望的克制要从约束男女之欲开始。

葛覃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之覃(tán,本为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语气词,相当于“啊”),施(yì,蔓延,延长)中谷(山谷之中),维(发语助词,无义)萋萋(茂盛貌)黄鸟(黄鹂,一说黄雀)(作语助,无义)飞,集(落,栖止)于灌木,其鸣喈(ji)喈(鸟鸣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茂盛貌)。是刈(yì,斩,割)是濩(huò,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为絺ch,细的葛纤维织的布)为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服(穿上)之无斁(yì,厌倦,厌烦)(语助词)告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一说女师,负责教女子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言告言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薄(语助词)(wù,洗去污垢)我私(贴身内衣)。薄澣(huàn,同“浣”,洗涤)我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为礼服)。害(hé,通“曷”,何,疑问词)澣害否(不洗)归宁(出嫁后回家探望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宁,安也,谓问安也)父母。
  木石曰:这首诗以葛藤开篇,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画面:生命力极强的葛藤长满山谷,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黄鸟在山谷的林子里飞来飞云,累了便落在灌木丛上,“喈喈”欢唱。第二章在同样的画面里出现了一位割藤的女子:她割好藤,把它拖回家,煮藤,剥下葛丝,然后织成布,缝制成衣裙,穿上后,非常高兴,就像山谷里的那群黄鸟。第三章写这位女子准备“归宁父母”。从全诗看,当春天葛蔓刚刚生长、“维叶萋萋”时,她“归宁父母”的心思就萌发了;到了夏天,这种心思更像葛藤一样长得满山满谷;到了秋天,她欢快地劳动,为自己准备好了衣裙。终于等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她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所以高兴得不知该洗哪件衣服,穿什么好,以至于手忙脚乱,话语连珠。整首诗写得如诗中的葛藤、女子充满生机,活泼可爱。

卷耳
  采采(茂盛。一说谓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不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我怀(怀想)人,寘(zhì,同“置”,放,搁置)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zhì,升;登)(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山高不平),我马虺隤(hutuí,疲极而病)。我姑(姑且)(斟酒)金罍(léi)(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维(发语词,无实义)以不永怀(长久思念)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我姑酌彼兕觥(sìg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维以不永伤(长久思念)陟彼砠(j,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矣,我马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矣。我仆痡(p,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矣,云何奈何,奈之何。云,语助词,无实义)(x,忧伤而叹)矣。
  木石曰:此怀人之作。丈夫长年出征在外,妻子孤苦伶仃,生活艰辛,日以采卷耳为生。因思念之甚,妻子心不在焉,采了好些时候仍不盈顷筐”,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来到丈夫离开的大路上,放下“顷筐”,痴痴地遥望远方,眼里噙满了苦涩的泪水。恍惚中,她仿佛看到了丈夫的身影:他每天爬土坡、攀高冈、越山顶,马儿跑得疲惫了,腿软了,累倒了,仆人也精疲力竭。每当这时候,他便斟满酒,想借酒强压住心中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伤感和忧愁。本来是自己相思,却想到丈夫也饱受相思之苦,而且日甚一日,这便是此诗的巧妙所在。

樛木
  南有樛木(ji,下曲而高的树)葛藟(gli,均为蔓生草本植物。藟似葛,野葡萄之类)(攀缘,缠绕)之。乐只(语气助词)君子,福履(福禄,幸福)(安乐)之。南有樛木,葛藟荒(覆盖,遮掩)之。乐只君子,福履将(扶助)之。南有樛木,葛藟萦(回旋缠绕)之。乐只君子,福履成(就;到来)之。
  木石曰:葛藟密缠樛木,幸福满溢心间,难怪“君子”快乐如此!男子在恋爱时,便是这种感觉。重章叠句,回环复沓,其情其乐更增一份,绵绵不绝。

螽斯
  螽(zhng)斯(或名斯螽,蝗虫,俗称蚂蚱。一说“斯”为语词)羽,诜(shn)诜(同莘莘,众多貌)兮。宜尔子孙,振(zhn)振(盛多的样子)兮。螽斯羽,薨(hng)薨(很多虫飞的声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兮。宜尔子孙,绳(mn)绳(延绵不绝的样子)兮。螽斯羽,揖(y)揖(会聚的样子。揖,集之假借)兮。宜尔子孙,蛰(zhé)蛰(群聚欢乐的样子)兮。
  木石曰:蝗虫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故而人们希望多子多孙,世代昌盛,快乐满堂。叠词、反复,使多子之愿更切。

桃夭
  桃之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其华(同“花”)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宜(和顺、亲善)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zh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木石曰:这个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她会把幸福与快乐带给婆家。

兔罝
  肃肃(严密整齐的样子)兔罝(ju)(罝,意为“网”,兔罝即为捕兔的网。一说兔同榘,虎的别称,兔罝即为榘罝,捕虎的网。结合之为捕兽的网),椓zhuó,敲,丁(zhn)丁(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赳赳(武勇的样子)武夫,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城(盾牌与城墙。比喻捍卫者或御敌之将士)肃肃兔罝,施于中逵(kuí)(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qiú,通“逑”。同伴)肃肃兔罝,施于中林(林中。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木石曰:先秦时期,狩猎即是实战演练。这首诗虽只描绘了狩猎者猎前的精心准备,但透出的却是军容整肃、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狩猎过程紧张而有序,战士勇武而忠诚。

苤苢
  采采芣苢(fy,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可入药)薄(bó)言(发语词)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取)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拾取)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以手掌握物,向一端滑动而脱取)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用手提衣襟兜东西)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之。
  木石曰:全诗只变换了六个动词,复沓反复,节奏明快,不仅表达出劳动过程的快乐,而且再现了满载而归收获的喜悦。

汉广
  南有乔木(高大的树木),不可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语助词);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在外游玩的女子),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长江)之永(水流长也)矣,不可方(桴,筏。此处用作动词,意谓坐木筏渡江)思。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错薪(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言刈(yì,割)其楚(荆树);之子于归,言秣(mò,喂马)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lóu,蒌蒿,也叫白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之子于归,言秣其驹(j,小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木石曰:这是一首单恋之曲。青年的樵夫在砍柴时,隔岸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并一见钟情。只可惜“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但面对浩渺的江水,樵夫叹息之余,情思非但未被阻断,反而愈发强烈。他痴情而执着地在心中幻想,有朝一日姑娘一定会嫁给自己,必须快快割草喂饱马。当他从幻想回到现实时,看到“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汝坟
  遵(循,沿着)彼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堤岸),伐其条枚(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未见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惄(nì,饥,一说忧愁)调(zhu)饥(早上饥饿思食。 比喻一种渴望的心情。调,又作“輖”,“朝”,早晨。“朝饥”在秦以前也用作男欢女爱的隐语,此处当一语双关,既述妻子饱受饥饿折磨,又述妻子想念丈夫的难耐和煎熬遵彼汝坟,伐其条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既见君子,不我遐(远)弃。鲂(fán)鱼(鳊鱼,今名武昌鱼。古人认为鲂鱼尾巴变红是因劳累所致(chng,赤红色)尾,王室如燬(hu,同“毁”。烈火) 。虽则如毁,父母孔(甚)(r,近,此指迫近饥寒之境)
  木石曰:这首诗写得凄苦哀婉。妻子因丈夫在外而辛苦地独撑着家庭,她忍饥挨饿,沉重劳作,好不容易盼来了丈夫,惊喜之余又担心他会抛下自己,再次远出。果不其然,丈夫告诉她,王室事务急如火,他必须马上走。妻子说:虽然王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两人都很无奈。

麟之趾
  麟之趾(足,指麒麟的蹄)振振(zhn,诚实仁厚的样子)公子(公侯的后代)于(x)嗟(叹美声。于,通“吁”,叹词)麟兮。麟之定(通“顁”,即额头),振振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孙),于嗟麟兮!
  木石曰: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防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这首诗以麒麟喻王侯子孙,寄托了民众对贵族德行的期求,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期望。

召南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斑鸠,今名布谷鸟,它自己不筑巢,居喜鹊的巢)(侵占)之。之子于归,百(虚数,指数量多)(同“辆”)(yà,同“迓”,迎接)之。维鹊有巢,维鸠方(并,比,此指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将(jing,护送)之。维鹊有巢,维鸠盈(满)之。之子于归,百两成(此指结婚礼成)之。
  木石曰:此诗的主旨历来有较大争议:有同情男子说,如姚际恒《诗经通论》言:“按此诗之意,其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与居者,以鸠之居鹊巢,况女之居男室也。”有弃妇说,如高亨《诗经今注》认为,诗以鸠占鹊巢比喻新夫人夺去原配夫人的宫室。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喜鹊喜欢筑巢,斑鸠不筑巢而以鹊巢为巢同住,这是鸟之天性。女子出嫁,住进男子居室,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不过,此诗描写的婚礼,排场很大,迎接新娘的车辆有“百两”之多,应该是写得是贵族人家的婚礼。诗中用“居”“方”“盈”三个有层递关系的动词,表达了结婚生子、多子多福的愿望。“居”是新娘来居,“方”是夫妻并居,“盈”是子女满堂。诗中用“御”“将”“成”三个动词,概述了迎娶、护送、成婚的完整过程,场面隆重而热烈。

采蘩
  于以(疑问词,在何处,往哪儿。一说语助词)采蘩(fán,白蒿。生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于沼(沼泽)于沚(zh,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一说水塘);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宗庙祭祀之事)于以采蘩,于涧(山夹水为涧。山间流水的小沟)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宗庙)(bì,同“髲”,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僮(tóng)僮(繁盛。一说端直貌。一说高而蓬松。一说光洁不坏貌。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夙夜在公(公所,指宗庙);被之祁祁(繁盛。一说整齐貌。一说舒迟貌。这里用为众多之意),薄言还归(归寝)。 
  木石曰:祭祀是古代君王、诸侯、贵族们经常进行的重要活动。为了祭祀,“采蘩”人“夙夜在公”,辛苦奔走,其痛苦和辛酸不言而喻

草虫
  喓(yo)喓(虫鸣声)草虫(蝈蝈,外形和蝗虫相像)趯(tì)趯昆虫跳跃之状)阜螽(fùzhng,即蚱蜢,一种蝗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亦(如,若)(已经)见止(之,他。一说语助词),亦既觏(gòu,遇见。一说通“媾”,指男女结合)止,我心则降(降下,引申为放心)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野菜名,初生无叶时可食)。未见君子,忧心惙(chuò)惙(忧,愁苦的样子)。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间之人食之,谓之迷蕨)。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木石曰:

采蘋
  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采蘋(pín,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南涧之滨(水边)。于以采藻(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于彼行(xíng)潦(l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于以盛之?维筐及筥(j,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于以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亨即烹)之?维锜(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及釜。于以奠(放置)之?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u,天窗)下。谁其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之?有(语首助词)(zh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女。
  木石曰:《礼记·昏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宗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毛传》亦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女仆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全诗语言简洁平实,情调轻松明快。结尾以季女的美好形象点出祭祀的意义。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鄘风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郑风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齐风
  俟(sì,等待,迎候)我于著(zhù,通“宁【zhù】”。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语尾助词)充耳(又叫“塞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n】,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以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下文的“青”、“黄”指各色丝线,代指紞)乎而,尚(加上)之以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与下文的“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乎而。俟我于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庭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木石曰:研究者多以为,诗写的是夫婿迎亲,不过,作者没有写热闹的场面,只是通过新娘的感觉来写,便别有情趣。新娘最关心的是她嫁给了怎样的一个人,所以一进门,她的心思便全放在新郎身上,但自己的眼睛被盖头所挡,于是她便猜测新郎是在“著”、“”还是“”迎的她,头上戴的“充耳”是什么颜色,玉漂亮不漂亮。嫁人是父母之命,嫁错人可是自己一辈子的事。这种担忧,应该是那时女子的正常心理。

甫田
       无田(diàn,耕治田地)甫田(农田,一说新开垦的农田),维莠(yu,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耸貌)。无思远人,劳心忉(do)忉(忧劳貌;一说失意惆怅的样子)|无田甫田,维莠桀(jié)桀(高出貌;一说茂盛的样子)。无思远人,劳心怛(dá)怛(悲伤的样子)。|婉兮娈(婉、娈:年少而美好的样子)兮,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uàn,形容总角翘起之状)兮。未几见兮,突而弁(biàn,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兮。 
       木石曰:这首诗的主旨历来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妻子思念远方丈夫之作。根据内容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诗意很优美。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芝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子衿
  青(黑色)青子(男子的美称)(即襟,衣领。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嗣,通“贻”,一作“诒”,寄)音?青青子佩(系佩玉的绶带),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在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木石曰:此为恋歌。女孩日日埋怨心上人不来看她,连信也不寄一封。因情思难熬,“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孩只好每天登上高高的城楼去眺望,希望能早一点看到他回来的身影。心理刻画,夸饰,使女孩焦灼之心态跃然如在我们目前。

魏风

《魏风》乃魏国民间歌谣。魏国地处山西运城市南部芮城县一带,土地贫瘠,赋税又重,百姓多怨。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汾沮洳
  彼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洳(jùrù,水边低湿的地方),言采其莫(草名。即酸莫,多年生草本,有酸味,嫩时可食)。彼其之子,美无度(限度,衡量)。美无度,殊(非常)异乎公路(官名。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路,通“辂”)|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华,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háng)(官名。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彼汾一曲(河道弯曲之处),言采其藚(xù,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苗如车前草,嫩时可食)。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掌管国君宗族事务的官吏)
       木石曰:汾河岸边的一位姑娘,无意间看到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一见钟情,倾心爱慕。在她眼里,小伙子从外到里美得无法度量,那些王公贵族简直不能比拟。诗采用比喻、对比、烘托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鼠
  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土耗子)硕鼠,无(毋,不要)食我黍(黍子,去皮后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三岁(多年,说明时间久)(借作“宦”,侍奉,也有纵容、忍让的意思)(同“汝”,你)莫我肯顾(“莫肯顾我”的倒装。顾,顾惜、照顾的意思)。逝(通“誓”,表态度坚决)将去(离开)女,适(往)彼乐土(安居乐业的地方)。乐土乐土,爰(乃,于是,在那里)得我所(处所,此指可以正当生活的地方)。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加恩,施惠,感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域,即地方)。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同“值”,价值,报酬。一说通“职”,所,处所。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慰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一说即唯以。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谁,同“唯”。之,其,表示诘问语气。一说以)永号(长叹,长歌呼号,永远叫苦)
  木石曰:怨刺剥削者的凶残与贪婪。《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可参。重章叠句,诗意在反复咏叹中层层递进。不劳者贪得无厌,劳者虽欲“逝将去女”,但希望一步步落空,最后唯有“永号”,其苦难与悲哀溢于言表。

邶风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简兮
  简(鼓声。一说形容舞师武勇之貌)兮简兮,方将万舞(舞名)。日之方中(中午)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头。此处指舞列的第一个)硕人(身材高大的人)俣(y)俣(魁梧健美的样子)公庭(公爵的庭堂)万舞。有力如虎,执辔(pèi,马缰绳)如组(丝织的宽带子)左手执龠(yuè,古乐器。三孔笛),右手秉翟(dí,野鸡的尾羽)。赫(红色)如渥(wò,浓厚润泽)(zh,赤褐色),公言锡(赐)(青铜制酒器,用以温酒和盛酒)山有榛(zhn,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隰(xí,低下的湿地)有苓(líng,一种苦的药)。云(句首语助词)谁之思(思谁,思念谁)西方(西周地区,卫国在西周的东面)美人(这里指舞师)。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木石曰:这首诗的主旨说法颇多,正如清末吴闿生《诗义会通》所言:“末章词微意远,缥缈无端。”余冠英等认为这是卫国宫廷女子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全诗四章。首章写万舞场面:“简”场面威武雄壮,一说鼓声震天。“中”,点明表演时间是日中。“在前上处”,是说舞师站在最前面。二、三章写具体描写舞师跳万舞的情况。首先诗人从外貌入手,写舞师体格魁梧,体态健美。然后从文武两方面写舞蹈。武舞用了两个比喻形容其动作,一为“有力如虎”,一为“执辔如组”。组,是丝织的宽带子。形容舞师动作如紧握着马缰绳,随着马的奔跑,一前一后像在织布。文舞通过道具来表现。舞师左手执笛吹奏,右手持漂亮的雉鸡翎舞蹈,面色红润,如同赭土。最后写效果,舞师的表演得到了公侯的赞赏。第四章,以“榛”喻舞师,以“”喻女子,写相思之苦。舞师虽已离去,但女子对这位来自西方的美人的思念却一刻也未曾中断,因为舞者的形象已刻在她的心里。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柏舟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柏舟(柏木做的独木舟),亦(语首助词)泛其流(中流,水中间)耿耿(形容心中不安)不寐,如有隐忧(深忧。隐,痛)。微(非,不是)我无酒,以敖(同“遨”,与“游”同义)以游。我心匪鉴(铜镜),不可以茹(容纳)。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依靠)薄言(语助词)往愬(sù,同“诉”,告诉,诉说),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dài,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不可选(筹算,算计,引申为因计较得失而改变准则;一说屈挠退让)也。忧心悄悄(忧愁貌),愠(yùn,恼怒,怨恨)群小(成群的小人,指众妾)。觏(gòu,同“遘”,遭逢,遭受)(mn,痛,指患难)既多,受侮不少。静言(静静地。言,而,结构助词)思之,寤(交互;一说通“啎”,逆,相逢的意思)(pì,通“擗”,捶胸)有摽(biào,捶,打)日居月诸(《诗经》常以日月比喻夫妻关系。居、诸,语助词),胡(何)(更动)而微(亏缺,隐微无光,指日蚀、月蚀)。心之忧矣,如匪澣(huàn,浣,洗涤)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振翅高飞,有摆脱烦恼的意思)
  木石曰: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朱熹《诗集传》:“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诗中的女子,因“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最后被丈夫抛弃。她“忧心悄悄”,“耿耿不寐”,但除了自己寤辟有摽”外,却哭诉无门,“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这位女子虽然被遗弃了,犹如柏舟一样漂荡不定,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独立不移、性格倔强,她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佩服。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终风
  终(终日,一说既)风且暴(急骤,猛烈),顾(回头看)我则笑。谑浪笑敖(戏谑之态。《尔雅》:“谑、浪、笑、敖,戏谑也。”一说:谑,调戏。浪,放荡。敖,放纵。)中心(心中)是悼(“悼是”的倒装。悼,怀念,思念。一说哀伤,惊恐)终风且霾(mái,阴霾。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惠然(友好的样子)肯来。莫往莫来(不往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yì,阴云密布有风)不日(不见太阳)有(同“又”)曀。寤(醒着)(助词)不寐(睡着),愿言则嚏(tì,打喷嚏)曀曀(天阴暗貌)其阴,虺虺(hu,形容雷声)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思念)
  木石曰:这首诗因为对诗句“谑浪笑敖”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所以其主旨也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此诗写了一位女子被丈夫玩弄、遗弃的遭遇,真实表达了女子离开丈夫后那种既恨又恋的矛盾心理。另一种意见认为,此诗描写了一位热恋女子既爱且怨的微妙心理。较之,后者更能为人接受。全诗各章都以天气起兴,展示出狂风呼啸 、沙尘飞扬、阴云密布、雷声隐隐的恶劣天气状况,一则可能因为女子初识男子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下,所以难以忘怀;二则是比兴,以此比喻男子“顾我则笑”之后“莫往莫来”,女子“悠悠我思”,以致“寤言不寐”而产生出的强烈怨恨。因为怨恨,女子“愿言则嚏”,因为这样一来,男子就会知道自己在思念他,提醒他前来相见。因为怨恨,女子还“愿言则怀”,可能是在想,我在时时刻刻思念你,若你不思念,多不公平呀!正因为本诗作者把女子为情所恼的这种细腻而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所以读来便别有一番情致。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谷风
  习习(风声)谷风(来自大谷的风,为盛怒之风)以阴以雨(没有晴和之意,喻其夫暴怒不止)黾(mn)勉(勤勉,努力)同心,不宜有怒。采葑(fng,蔓菁,叶、根可食)采菲(萝卜之类)无以下体(意指要叶不要根,比喻恋新人而弃旧人。以,用。下体,指根)德音(指丈夫曾对她说过的好话)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迟缓,徐行貌)中心(心中)有违(行动和心意相违背)。不远伊(是)迩,薄(语助词)送我畿(j,指门槛)。谁谓荼(tú,苦菜)苦,其甘如荠(荠菜,一说甜菜)。宴(快乐)尔新昏(即“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shí,水清见底)其沚(zh,水中小洲。一说底)。宴尔新昏,不我屑(顾惜,介意)矣。毋逝(往,去)我梁,毋发(“拨”的假借字,搞乱。一说打开)我笱(gu,捕鱼的竹篓)。我躬(自身)不阅(容纳),遑(暇,来不及)(xù,忧,顾及)我后(指走后的事)!就其深矣,方(筏子,此处作动词)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wú,同“无”),黾勉求之。凡民(人。这里指邻人)有丧,匍匐(手足伏地而行,此处指尽力)救之。不我能(乃)(xù,好,爱惜),反以我为雠(chóu,同“仇”)。既阻(拒绝)我德,贾(g,卖)(指货物)不售(卖不出)。昔育恐(生于恐惧。 育,长)育鞫(j)(生于困穷。鞫,穷),及尔颠覆(艰难,患难)。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如毒虫)。我有旨蓄(蓄以过冬的美味干菜和腌菜。旨,甘美。蓄,聚集),亦以御(抵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窘困)有洸(gung)有溃(即“洸洸溃溃”,水流湍急的样子,此处借喻人动怒),既(尽)(yí,遗,留给)我肄(yì,劳苦的工作)。不念昔者,伊(句首语气词。一说维)(我)(语助词。一说是)(jì,爱)
  木石曰:这首诗的主题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佳人》)诗中的“旧人”在“新人”入门后即遭遗弃,她想起昔日与丈夫同甘苦共患难的日子,不禁肝肠寸断,满腹委曲。她认为现在“泾以渭浊”,但自己“湜湜其沚”,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丈夫喜新厌旧是“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她埋怨丈夫忘记了曾经相伴生死的誓言,忘记了“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共同创家立业的艰辛,控诉丈夫只是把自己当成“御冬”、“御穷”的“旨蓄”,耗尽了容颜心血,就毫不留情地弃之如如敝履。他希望丈夫能想到她昔日的好,能够回心转意。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匚里一非)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卫风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淇奥
  瞻彼淇(水名,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yù,水边弯曲的地方),绿竹猗猗(长而美貌。猗,通“阿”)。有匪(通“斐”,有文采貌)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仪容庄重)兮僩(xiàn,神态威严)兮,赫(显赫)兮咺(xun,有威仪貌)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xiù)莹(似玉的美石),会弁(biàn)(鹿皮帽。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积”的假借,堆积,形容茂盛)。有匪君子,如金(黄金。一说铜。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如锡,如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如璧(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品德高雅)。宽兮绰(旷达。一说柔和貌)兮,猗(通“倚”,依靠)重(chóng)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较: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兮。善戏谑(开玩笑,言谈风趣)兮,不为虐(粗暴。一说过分)兮。
  木石曰:这是一首怀思君子的诗作,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君子是武公,即卫国的武和,他曾担任过周平王的卿士。《毛诗序》云:“《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但此说缺少可信的依据。
  从诗中看,这位君子是地位显赫的贵族士大夫,他乘坐“重较”,衣着精美华贵,仪表堂堂,器宇轩昂,举止庄重优雅。他品德高尚,宽厚仁和,心底磊落光明,还善于辞令,敏捷机智,应对自如。他为什么能如此斐然,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自我的修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就像淇水边的竹子,虚心有节,清峻不阿,自强而不息。

考槃
  考槃(pán)(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毛传》:“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考,扣也;盘,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熏《诗解》:“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在涧,硕人(大人,美人,贤人)之宽(心宽。一说貌美)。独寐寤(寤,睡醒;寐,睡着)言,永矢(同“誓”)弗谖(xun,忘却)|考槃在阿(,山阿,山的曲隅。一说山坡),硕人之薖(k,“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独寐寤歌,永矢弗过(忘记,错过)|考槃在陆(高平之地。一说土丘),硕人之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列女传·母仪》:“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独寐寤宿,永矢弗告(不以此乐告人。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木石曰: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是赞许“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贤者,即诗中之“硕人”,他远离社会,虽隐居于“涧”、“阿”、“陆”,却独“言”、“歌”、“宿”,自得其乐。他不仅身体健硕,而且“宽”、“薖”、“轴”,品德崇高,胸怀宽广,始终坚守着自己高洁的人生追求。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河广
  谁谓河(黄河)广?一苇(用芦苇编的筏子。一说苇叶)(通“航”)之。谁谓宋远?跂(古通“企”,踮起脚尖)(而)望之。谁谓河广?曾(乃,竟)不容刀(通“舠【d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谁谓宋远?曾不崇朝(zh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木石曰:《毛诗序》谓:“《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她的母亲,是卫文公的妹妹。据《睢洲县志》记载,公元前661年,北狄灭卫,宋襄公的母亲心急如焚,执意归卫助兄长复国。宋桓公不允,并以废其正室之位相威胁。但宋襄公的母亲去意已定,宋桓公一气之下,将她遣送归卫,不准再踏入宋国地界。宋襄公即君位后,思母心切。但把母亲接回来,违背父意;不接回,实乃不孝。于是便在睢县北建筑了一座高台,想念母亲时就登上高台向卫国方向眺望。母亲思念儿子,乃人之常情;况且,儿子身为一国之君,母子却只能隔河相望,岂不痛哉?不过,今人多不从此说,以为是客居卫的宋人急于归乡之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设问与夸张,表达了急不可耐的思乡之情。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guì)
素冠
       (幸而)见素冠(白帽子。一说即居丧期间孝子所戴的练冠)兮,棘(罪人。棘,执囚之处,处境艰危的意思。一说通“瘠”,瘦削的意思)栾栾(拘束,不自由。一说通“脔”,本义为肉片,引申为瘠瘦。一说令人怜惜的样子)兮。劳心慱(tuán)慱(忧苦不安貌)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愿。一说“且”)与子同归(同归一处)兮。|庶见素韠(bì,即蔽膝,古代官服装饰,革制,缝在腹下膝上)兮,我心蕴结(郁结,忧思不解)兮。聊与子如一(如同一人)兮。
       木石曰:此诗内容历来众说纷纭。有赞美孝子说,但《诗经通论》云:“古人多素冠、素衣,不似今人以白为丧服而忌之也。古人丧服唯以麻之升数为重轻,不关于色也。因“棘”乃系囚之所,“棘人”可以理解为囚犯、罪人。清人姚际恒认为这是痛惜贤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诗。诗人到监狱探视友人,见到后既悲伤又有一丝欣喜,并表示与蒙冤者一心同归的愿望。还有人认为这是爱情诗。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候人
  彼候人(官名,看守边境、迎送宾客和治理道路、掌管禁令的小官)兮,何(hè,通“荷”,扛着)戈与祋(duì,武器,殳的一种,竹制,长一丈二尺,有棱而无刃)。彼(他)(语气词)之子(那人,那些人)三百(指人数,即穿芾的有三百人;或指芾的件数,即有三百件芾;或言多)赤芾(赤色的芾。芾,祭祀服饰,即用革制的蔽膝,上窄下宽,上端固定在腰部衣上,按官品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赤芾乘轩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维鹈(tí,即鹈鹕,水禽,体型较大,喙下有囊,食鱼为生)在梁(伸向水中用于捕鱼的堤坝),不濡(沾湿)其翼。彼其之子,不称(相称,相配)其服(官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zhòu,禽鸟的喙)。彼其之子,不遂(不合礼法。遂,遂意。一说终也,久也)其媾(gòu,宠爱、厚爱。此处指厚禄)荟兮蔚兮(原意为草木茂盛,此处形容云雾迷漫的样子),南山朝隮(j,云气)。婉兮娈兮(柔顺美好的样子)季女(少女。此指候人的幼女)斯饥。
  木石曰:这是一首反映社会不公、不平的歌谣。“候人”在外为国家荷戈执祋,辛苦奔波,但家人却忍饥挨饿;而那些做官的人,却不劳而获,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歌者用“三百赤芾”言“彼其之子位高权重,生活奢侈;用鹈鹕作比,言“彼其之子”由于地位特殊,享有种种特权,即可“不濡其翼”、“不濡其咮”轻易地获取社会财富。这个世道是多么不公平啊!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荟兮蔚兮,南山朝隮”,描绘了一幅云山雾绕、天色阴暗的景象,这似乎是歌者心绪的反映,因为穷人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豳(bn)风
       豳,古邑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人先祖公刘的居住之地。

七月
  七月流火(火:或称大火,星名,即心宿。流:流动。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过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这就叫做“流”),九月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一之日(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一之日即夏历十一月)觱(bì)发(大风触物声),二之日(夏历十二月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无衣无褐(粗布衣),何以卒岁(终岁)。三之日(夏历一月于耜(sì)(修理耒耜。于:犹“为”),四之日(夏历二月举趾(举脚而耕。趾:足)。同我妇子(妻子和小孩),馌(yè,馈送食物)南亩(田耕成若干垄,高处为亩,低处为畎。田垄东西向的叫做“东亩”,南北向的叫做“南亩”)田畯(jùn)(为领主监工的农官,又称农正或田大夫)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指二月)(始)(温暖),有鸣仓庚(黄莺)。女执懿(yì,深)筐,遵彼微行(小径,小路),爰(yuán,语词,犹“曰”)柔桑(初生的桑叶)。春日迟迟(天长的意思),采蘩(fán,菊科植物,即白蒿。古人用于祭祀,女子在嫁前有“教成之祭”。一说用蘩“沃”蚕子,则蚕易出,所以养蚕者需要它。其法未详)祁祁(指采蘩者众多)。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是说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一说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公子,指国君之子)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芦苇。八月萑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做箔)蚕月(指夏历三月)条桑(修剪桑树),取彼斧斨(qing,方孔的斧头),以伐远扬(指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猗(y,《说文》、《广雅》作“掎”(j),牵引。“掎桑”是用手拉着桑枝来采叶)女桑(小桑)。七月鸣鵙(jú)(伯劳鸟),八月载(开始)(把麻和棉搓捻成线)载玄载黄(玄、黄指丝织品与麻织品的染色),我朱(赤色)孔阳(鲜明),为公子裳。四月秀(长穗)(yo,一种药用植物,今名远志),五月鸣蜩(tiáo,蝉)。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落叶)。一之日于貉(hé)(貉,哺乳动物。外貌像狐狸,昼伏夜出。《郑笺》:“于貉,往博貉以自为裘也。”),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n,继续)武功(指田猎),言私其豵(zng)(小兽归猎者私有。豵,一岁小猪,这里代指比较小的兽),献豣(jin,三岁的猪,代表大兽。大兽献给公家)于公。五月斯螽(zhng)(即蚱蜢、蚂蚱)动股(言斯螽发出鸣声。旧说斯螽以两股相切发声),六月莎鸡(虫名,今名纺织娘)振羽(言鼓翅发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zhì)(言将室内满塞的角落搬空,搬空了才便于熏鼠。穹:穷尽,清除;一说空隙。窒:堵塞)熏鼠,塞向(朝北的窗户)(jìn,用泥涂抹。贫家门扇用柴竹编成,涂泥使它不通风)户。嗟我妇子,曰(语词)改岁(旧年将尽,新年快到),入此室处。六月食郁(植物名,唐棣之类。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及薁(yù,植物名,果实大如桂圆。一说为野葡萄),七月亨葵及菽(sh,豆的总名),八月剥(p,通“扑”,打,击)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叫做“春酒”。枣和稻都是酿酒的原料),以介(祈求)眉寿(长寿,人老眉间有豪毛,叫秀眉,所以长寿称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葫芦),九月叔(拾)(j,秋麻之籽,可以吃),采荼(tú,菜名,即苦菜)薪樗(ch)(采樗木为薪。樗:木名,臭椿),食我农夫。九月筑场(打谷的场地)(菜园。春夏做菜园的地方秋冬就做成场地,所以场圃连成一词),十月纳(收进谷仓)禾稼(谷类通称)。黍稷重(tóng,即“穜”,是先种后熟的谷)(lù,即“稑”【lù】,稑是后种先熟的谷),禾(此处专指一种谷,即今之小米)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已收齐),上(同“尚”)入执宫功(指建筑宫室,或指室内的事。功:事)。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搓绳子。索:动词,指制绳。绹:绳索)。亟(急)乘屋(盖屋。茅和绳都是盖屋需用的东西),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凿冰之声),三之日纳于凌(指聚集的水)(指藏冰之处)。四之日其蚤(取。一说通“早”,古代的一种祭祖仪式)献羔祭韭(用羔羊和韭菜祭祖。《礼记·月令》说仲春献羔开冰,四之日正是仲春)。九月肃霜(犹“肃爽”,深秋清凉的样子),十月涤场(清扫场地。一说即“涤荡”,草木摇落无余)。朋酒(两樽酒)斯飨(xing,用酒食款待人。又,同“享”),曰杀羔羊。跻(j,登)公堂(或指公共场所,不一定是国君的朝堂),称(举起)兕(sì)觥(gng)(角爵。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万(大)寿无疆(无穷)
  木石曰:此诗共八章,描绘四季农事。首章总写一年道凄苦艰辛的劳作,末句点明为谁而作。然后二章写采桑,三章写纺织,四章写狩猎,五章写过冬,六章写收获,七章写修屋,八章写祝寿。一年中始终忙碌,但自己却一无所有。鲜明的对比,蕴含着对剥削者的无声控诉。

鸱鸮
  鸱鸮(chxio)(猫头鹰一类的鸟)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爱。《鲁诗》作“殷”,尽心之意)(语助)勤斯,鬻(通“育”,养育)子之闵(病困,累病)斯。|(及,趁着)天之未阴雨,彻(通“撤”,取)桑土(桑根。土,通“杜”,根)绸缪(缠缚,密密缠绕)(窗)(门)。今女(通“汝”,你)下民(下面的人)或敢(谁敢。或,不定指代词)侮予?予手拮据(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予所捋(lu)(成把地摘取)(白茅)。予所蓄(积聚)(通“蒩”,茅草),予口卒瘏(cuìtú)(患病。卒,通“悴”),曰(语助词)予未有室家。予羽(qiáo)(羽毛疏落貌),予尾翛(xi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予室翘翘(危而不稳貌)。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xio)哓(惊恐的叫声)
       木石曰:这是一首寓言诗。《毛诗序》称“周公救乱”之作,朱熹认为:“比也,为鸟言以自比也。”诗描绘了一只母鸟被可恶的鸱鸮弄得子去巢破,回想起当初建巢的辛苦,不由发出怆怒、凄凉而无助的悲号,读之令人伤痛。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伐柯
  伐柯(斧柄)如何?匪(同“非”)斧不克(能)。取(通“娶”)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原则、方法)不远。我觏(gòu,通“遘”,遇见)之子,笾(bin,竹编礼器,盛果脯用)(木、金或陶制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有践(整齐排列貌。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
  木石曰:斧头需要一个合适的斧柄,故而男子到山中,按照心中所想的标准和样式去采伐。男子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便央求媒人去撮合,事成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迎亲礼,高高兴兴地将女子娶到家中。这首诗告诉人们:伐柯也好,婚姻也罢,做事既要心随所愿,也要遵循习俗,讲求规则,符合礼仪。

九罭
  九(虚数,表示多)(yù,网眼较小的渔网)之鱼,鳟鲂。我觏之子,(gn)(周代君王或上公穿的礼服,后来也泛指高级官员的礼服)绣裳。鸿飞遵(沿着)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再住一夜为信)(住宿)。鸿飞遵陆(水边的陆地),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因此)(持有、留下)衮衣兮,无以(不要让)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木石曰: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燕饮时主人所赋留客的诗”(《《风诗类钞》》),此说可信。从衣着看,客人是位着华丽礼服的高级官员,而且是飞鸿一样的过客。用“九罭”捕鱼,请求“信宿”,留下“衮衣”,这些言行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以及待客的真诚和热情。

狼跋
  狼跋(bá,践,踩)其胡(颈下垂肉),载(zài,则,且)(zhì,同“踬”,跌倒。一说脚踩)其尾。公孙(国君的子孙)硕肤(大腹便便貌)赤舄(xì,赤色鞋,贵族所穿)几几(鲜明)。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好名声不瑕(疵病,过失)
  木石曰:俗云:人不可貌相。一个人只要品德高尚,外表举止虽可笑,但也无伤乎大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