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文集(题跋-纸墨)

(2020-03-12 07:24:03)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苏轼文集
【目录】
书墨
试墨
书徂徕煤墨
记李公择惠墨
记李方叔惠墨
书清悟墨(元丰三年作于黄州)(1080)
书张遇潘谷墨(寄王禹锡)
书庞安时见遗廷珪墨(元丰五年三月作于蕲水)(1082)
书吕行甫墨颠(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作于当涂)(1101)
书李公择墨蔽
书李宪臣藏墨(熙宁七年十二月作于密州)(1074)
书石昌言爱墨
书沈存中石墨(元祐六年四月作于润州)(1091)
书所造油烟墨
书别造高丽墨(约元丰三年作于黄州)(1080)
书冯当世墨
书怀民所遗墨(元丰六年十月前后作于黄州)(1083)
书求墨
书雪堂义墨(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作于开封)(1087)
书北虏墨
书廷珪墨
记夺鲁直墨(元祐四年三月四日作于开封)(1089)
书茶墨相反
记温公论茶墨(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作于杭州)(1090)
书柳氏试墨(元祐八年三月十八日作于开封)(1093)
书李承晏墨(绍圣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作于惠州)(1096)
书潘谷墨(绍圣元年五月作于南都宋城)(1094)
试东野晖墨
书裴言墨
书王君佐所蓄墨
书潘衡墨(元符二年四月十七日作于儋州)(1099)
书海南墨(元符三年正月作于儋州)(1100)
记海南作墨(元符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作于儋州)(1099)
书孙叔静常和墨(元符三年十月作于广州)(1100)
记王晋卿墨(约元祐年间作于开封)

书郑君乘绢纸(元丰四年八月十六日作于黄州)(1081)
书六合麻纸(元祐七年作于扬州)(1092)
书布头笺(元祐七年作于扬州)(1092)
书海苔纸(约元符年间作于儋州)

【原文】

书墨 
  余蓄墨数百挺,暇日辄出品试之,终无黑者。其间不过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自是人不会事也。 

试墨 
  世人言竹纸可试墨,误矣。当于不宜墨纸上。竹纸盖宜墨,若池、歙精白玉板,乃真可试墨,若于此纸上黑,无所不黑矣。褪墨石砚上研,精白玉板上书,凡墨皆败矣。 

书徂徕煤墨 
  徂徕珠子煤,自然有龙麝气,以水调匀,以刀圭服,能已鬲气,除痰饮。专用此一味,阿胶和之,捣数万杵,即为妙墨,不俟余法也。陈公弼在汶上作此墨,谓之黑龙髓,后人盗用其名,非也。 

记李公择惠墨 
  李公择惠此墨半丸。其印文云“张力刚”,岂墨匠姓名耶?云得之高丽使者。其墨鲜光而净,岂减李廷珪父子乎?试复观之。劝君不好书,而自论墨拳拳如此,乃知此病吾辈同之,可以一笑。 

记李方叔惠墨 
  李方叔遗墨二十八丸,皆麝,香气袭人,云是元存道曾倅阴平,得麝数十脐,皆尽之于墨。虽近岁贵人造墨,亦未有用尔许麝也。

书清悟墨 
  川僧清悟,遇异人传墨法,新有名。江淮间人,未甚贵之。予与王文甫各得十丸,用海东罗文麦光纸,作此大字数纸,坚韧异常,可传五六百年,意使清悟托此以不朽也。 

书张遇潘谷墨(寄王禹锡) 
  麝香张遇墨两丸,或自内廷得之以见遗,藏之久矣。今以奉寄。制作精至,非常墨所能仿佛,请珍之!请珍之!又大小八丸,此潘谷与一贵人造者,谷既死,不可复得,宜宝秘也。

书庞安时见遗廷珪墨 
  吾蓄墨多矣,其间数丸,云是廷珪造。虽形色异众,然岁久墨之乱真者多,皆疑而未决也。有人蓄此墨再世矣,不幸遇重病,医者庞安时愈之,不敢取一钱,独求此墨,已而传遗余,求书数幅而已。安时,蕲水人,术学造妙而有贤行,大类蜀人单骧,善疗奇疾。字安常。知古今,删录张仲景已后《伤寒论》,极精审,其疗伤寒,盖万全者也。 

书吕行甫墨颠 
  吕希彦行甫,相门子,行义有过人者,不幸短命死矣。平生藏墨,士大夫戏之为墨颠。功甫亦与之善,出其所遗墨,作此数字。

书李公择墨蔽 
  李公择见墨辄夺,相知间抄取殆遍。近有人从梁、许来,云:“悬墨满室。”此亦通人之一蔽也。余尝有诗云:“非人磨墨墨磨人。”此语殆可凄然云。

书李宪臣藏墨 
  余为凫绎颜先生作集引,其子复长道以李廷珪墨见遗,形制绝类此墨,以金涂龙及铭,云:“李宪臣所蓄赐墨也。”此墨最久而黑如此,殆是真耶?

书石昌言爱墨 
  石昌言蓄廷珪墨,不许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当磨子。”今昌言墓木拱矣,而墨故无恙,可以为好事者之戒。

书沈存中石墨 
  陆士衡与士龙书云:“登铜雀台,得曹公所藏石墨数瓮,今分寄一螺。”《大业拾遗记》:“宫人以蛾绿画眉。”亦石墨之类也。近世无复此物。沈存中帅鄜延,以石烛烟作墨,坚重而黑,在松烟之上,曹公所藏,岂此物也耶?

书所造油烟墨 
  凡烟皆黑,何独油烟为墨则白?盖松烟取远,油烟取近,故为焰所灼而白耳。予近取油烟,才积便扫,以为墨皆黑,殆过于松煤,但调不得法,不为佳墨,然则非烟之罪也。 

书别造高丽墨 
  余得高丽墨,碎之,杂以潘谷墨,以清悟和墨法剂之为握子,殊可用。故知天下无弃物也,在处之如何尔。和墨惟胶当乃佳,胶当而不失清和,乃为难耳。清悟墨胶水寒之,可切作水精脍也。 

书冯当世墨 
  冯当世在西府,使潘谷作墨,铭云“枢庭东閤”,此墨是也。阮孚云:“一生当着几緉屐。”仆云:“不知当用几丸墨。”人常惜墨不磨,终当为墨所磨。 

书怀民所遗墨 
  世人论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为弃物。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采,亦复无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为佳也。怀民遗仆二枚,其阳云“清烟煤法墨”,其阴云“道卿既黑而光”,殆如前所云者,书以报之。

书求墨 
  阮生云:“未知一生当着几緉屐。”吾有佳墨七十丸,而犹求取不已,不近愚耶? 

书雪堂义墨 
  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驸马都尉王晋卿致墨二十六丸,凡十余品。杂研之,作数十字,以观其色之深浅。若果佳,当捣和为一品,亦当为佳墨。予昔在黄州,邻近四五郡皆送酒,予合置一器中,谓之雪堂义樽。今又当为雪堂义墨也耶? 

书北虏墨 
  云庵有墨,铭云“阳岩镇造”,云是北虏墨,陆子履奉使得之者。 

书廷珪墨 
  昨日有人出墨数寸,仆望见,知其为廷珪也。凡物莫不然,不知者如乌之雌雄,其知之者如乌、鹄也。 

记夺鲁直墨 
  黄鲁直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墨求之,常携古锦囊,满中皆是物也。一日见过,探之,得承晏墨半挺。鲁直甚惜之,曰:“群儿贱家鸡,嗜野鹜。”遂夺之,此墨是也。元祐四年三月四日。 

书茶墨相反 
  茶欲其白,常患其黑。墨则反是。然墨磨隔宿则色暗,茶碾过日则香减,颇相似也。茶以新为贵,墨以古为佳,又相反矣。茶可于口,墨可于目。蔡君谟老病不能饮,则烹而玩之。吕行甫好藏墨而不能书,则时磨而小啜之。此又可以发来者之一笑也。 

记温公论茶墨 
  司马温公尝曰:“茶与墨政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予曰:“二物之质诚然,然亦有同者。”公曰:“谓何?”予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韫藏,实无以异。”公笑以为是。 
  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六日,醇老、全翁、元之、敦夫、子瞻,同游南屏寺。寺僧谦出奇茗如玉雪。适会三衢蔡熙之子瑫出所造墨,黑如漆。墨欲其黑,茶欲其白,物转颠倒,未知孰是?大众一笑而去。 

书柳氏试墨 
  昨日有人点第一纲龙团,香味十倍常茶。如使诸葛鼠须笔,金阑子入手,不似有锋刃。惟有此物似之。元祐八年三月十八日,过柳仲远试墨,书此。此墨云“文公桧鼯臈”,不知其所谓也。

书李承晏墨 
  近时士大夫多造墨,墨工亦尽其技,然皆不逮张李古剂,独二谷乱真,盖亦窃取其形制而已。吴子野出此墨,云是孙准所遗,李承晏真物也,当以色考之,仍以数品比较,乃定真伪耳。绍圣丙子十二月二十一日书。 

书潘谷墨 
  卖墨者潘谷,余不识其人,然闻其所为,非市井人也。墨既精妙而价不二。士或不持钱求墨,不计多少与之。此岂徒然者哉!余尝与诗云:“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一日,忽取欠墨钱券焚之,饮酒三日,发狂浪走,遂赴井死。人下视之,盖趺坐井中,手尚持数珠也。见张元明,言如此。 

试东野晖墨 
  世言蜀中冷金笺最宜为墨,非也。惟此纸难为墨。尝以此纸试墨,惟李廷珪乃黑。此墨兖人东野晖所制,每枚必十千,信亦非凡墨之比也。 

书裴言墨 
  潘谷、郭玉、裴言皆墨工,其精粗次第如此。此裴言墨也,比常墨差胜,云是与曹王制者,当由物料精好故耶? 

书王君佐所蓄墨 
  君佐所蓄新罗墨,甚黑而不光,当以潘谷墨和之,乃为佳绝。今时士大夫多贵苏浩然墨,浩然本用高丽煤杂远烟作之,高丽墨若独使,如研土炭耳。

书潘衡墨 
  金华潘衡初来儋耳,起灶作墨,得烟甚丰,而墨不甚精。予教其作远突宽灶,得烟几减半,而墨乃尔。其印文曰“海南松煤东坡法墨”,皆精者也。常当防墨工盗用印,使得墨者疑耳。此墨出灰池中,未五日而色已如此,日久胶定,当不减李廷珪、张遇也。元符二年四月十七日。

书海南墨
  此墨吾在海南亲作,其墨与廷珪不相下。海南多松,松多故煤富,煤富故有择也。 

记海南作墨 
  己卯腊月二十三日,墨灶火大发,几焚屋,救灭,遂罢作墨。得佳墨大小五百丸,入漆者几百丸,足以了一世著书用,仍以遗人,所不知者何人也。余松明一车,仍以照夜。二十八日二鼓,作此纸。 

书孙叔静常和墨 
  孙叔静用剑脊墨,极精妙。其文曰“太室常和”。常和,盖少室间道人也。卖墨,收其赢以起三清殿。墨甚坚而黑,近岁善墨,唯朱觐及此耳。觐,九华人。 

记王晋卿墨 
  王晋卿造墨,用黄金丹砂,墨成,价与金等。三衢蔡瑫自烟煤胶外,一物不用,特以和剂有法,甚黑而光,殆不减晋卿。胡人谓犀黑暗,象白暗,可以名墨,亦可以名茶。 

苏轼文集(题跋-纸墨)



书郑君乘绢纸 
  仆谪居黄州,郑元舆君乘亦官于黄。一日,以此纸一轴,求仆书云:“有故人孟阳,酷好君书,属予多为求之。”乃出孟君书数纸。其人亦善用笔,落笔洒然,虽仆何以加之。郑君言其意勤甚,殆不可不许。后数日,适会中秋,仆与客饮江亭,醉甚,乃作此数纸。时元丰四年也。明日视之,乃绢也。然古者本谓绢纸,近世失之云。 


书六合麻纸
  成都浣花溪,水清滑胜常,以沤麻楮作笺纸,紧白可爱,数十里外便不堪造,信水之力也。扬州有蜀冈,冈上有大明寺井,知味者以谓与蜀水相似。西至六合,冈尽而水发,合为大溪,溪左右居人亦造纸,与蜀产不甚相远。自十年以来,所产益多,工亦益精,更数十年,当与蜀纸相乱也。

书布头笺 
  川笺取布机余经不受纬者治作之,故名布头笺。此纸冠天下,六合人亦作,终不佳。 

书海苔纸 
  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付子过。予自谓此字不恶,然后世观之,必疑其为模本也。

苏轼文集(题跋-纸墨)
(图来自互联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