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集(题跋-诗词)
(2020-01-05 15:45:38)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苏轼文集 |
【目录】
题李伯祥诗
(作年未详)
书陆道士诗(绍圣三年十一月作于惠州)(1096)
书陆道士诗(绍圣三年十二月作于惠州)(1096)
题子明诗后并鲁直跋(元丰四年十一月作于黄州)(1081)
书诸公送凫绎先生诗后
书王公峡中诗刻后
书圣俞赠欧阳闢诗后
题杜子美桤木诗后
记少游论诗文
书秦少游挽词后
书秦少游词后
【原文】
书陆道士诗
书陆道士诗
题子明诗后并鲁直跋
书诸公送凫绎先生诗后
凫绎先生既殁三十余年,轼始从其子复游,虽不识其人,而得其为人。先生为阆中主簿,以诗饯行者,凡二十余人,皆一时豪杰名胜之流。自景祐至今,凡四十余年,而凋丧殆尽,独张君宗益在耳。怀先生之盛德,想诸贤之遗烈,悼岁月之不居,感人事之屡变。故书其末,使后生想见其风流云耳。
书王公峡中诗刻后
轼蜀人,往来古信州,山川草木,可以默数,老病流落,无复归日,冥蒙奄霭,时发于梦想而已。庚辰岁,蒙思移永州,过南海,见部刺史王公进叔,出先太尉峡中石刻诸诗,反复玩味,则赤甲、白盐、滟滪、黄牛之状,凛然在人目中矣。十月十六日轼书。
书圣俞赠欧阳闢诗后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江南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栖在桂林,鸟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右宛陵先生梅圣俞诗。先君与圣俞游时,余与子由年甚少,世未有知者,圣俞极称之。家有老人泉,圣俞作诗曰:“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泉中若有鱼,与子同徜徉。泉中苟无鱼,子特玩沧浪。岁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翔。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圣俞没,今四十年矣。南迁过合浦,见其门人欧阳晦夫,出所为送行诗。晦夫年六十六,予尚少一岁,须鬓皆皓然,固穷亦略相似。于是执手大笑,曰:“圣俞之所谓凤者,例皆如是哉!”天下皆言圣俞以诗穷,吾二人者又穷于圣俞,可不大笑乎?元符三年月日书。
题杜子美桤木诗后
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为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芘,其地则瘠。惟桤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
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为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芘,其地则瘠。惟桤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
记少游论诗文
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书秦少游挽词后
庚辰岁六月二十五日,予与少游相别于海康,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但自作挽词一篇,人或怪之。予以谓少游齐死生,了物我,戏出此语,无足怪者。已而北归,至藤州,以八月十二日,卒于光化亭上。呜呼,岂亦自知当然者耶,乃录其诗云。
附秦观《自作挽词》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修途缭山海,岂免从阇维?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岁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空蒙寒雨零,惨淡阴风吹。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庚辰岁六月二十五日,予与少游相别于海康,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但自作挽词一篇,人或怪之。予以谓少游齐死生,了物我,戏出此语,无足怪者。已而北归,至藤州,以八月十二日,卒于光化亭上。呜呼,岂亦自知当然者耶,乃录其诗云。
附秦观《自作挽词》
书秦少游词后
少游昔在虔州,尝梦中作词云:“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供奉官侬君沔居湖南,喜从迁客游,尤为吕元钧所称。又能诵少游事甚详,为余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二十一日。
少游昔在虔州,尝梦中作词云:“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供奉官侬君沔居湖南,喜从迁客游,尤为吕元钧所称。又能诵少游事甚详,为余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二十一日。
前一篇:苏轼文集(碑)
后一篇:苏轼文集(题跋-琴棋杂器)